最近知名台劇《誰是被害者》甫登上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便掀起一陣熱潮。劇情由任職於鑑識科的主角與一起謎樣的連環命案串起,不少人誇其為「神劇」,理由不乏其中幾位要角演技精湛,劇情推進扣人心弦,筆者則是被無可挑惕的美術吸引。但這篇文章我想談的不是這部劇的影評,而是想用自己身為傳播學院學生的身份,聊聊這部劇中除了生死以外帶入的社會議題:記者職業倫理。建議還沒看過的人先按上一頁,以下內容可能會有暴雷。

筆者觀察身邊同為傳播學院的同學的選系分流志願,發現選填新聞系的同學可說是少之又少,原因不外乎記者的社會地位每況愈下,更常常被貼上「智商三十」的負面標籤,使得立志成為記者的人也越來越少。

但在開口譴責記者以前,先看看《誰是被害者》的支線中帶出記者職場的殘酷。劇中女主角徐海茵(許瑋甯飾)任職記者多年,在劇情的前段會如此積極地追蹤這起命案,無非是為了博得頭條,爭取獎金以及上司的親睞。過程中跟蹤、偷拍,甚至喬裝成別的身份侵門踏戶的手段,都可能令人咋舌,但事實上,這常常是現實中許多記者的工作樣態。為了滿足閱聽眾想要偷窺的慾望,來換取銷售量及點閱率,侵犯他人隱私的方式成了再常見不過的畫面來源。

臺灣在前幾年便發生過一起女童意外上吊身亡的事件,報社記者竟偽裝成警檢人員進入死者家門。先不論以欺詐方式進入民宅這件事本身是否違法,在被揭穿後仍不顧家屬的要求,公開報導了死者及家屬的姓名及住家地址,這對死者家屬而言非常的不尊重。可想而知,緊接而來的將會是更多的記者及狗仔在家門口埋伏,不僅打擾了家屬的生活起居,更侵犯了他們的隱私權。我認為媒體身為第四權揭露弊案、報導事實、聲張正義,固然有其正面價值及意義,但頭版往往充斥著許多煽動、渲染大眾情緒的資訊,對社會沒有任何正面利益。

而在譴責記者以前,我們或許也要反思,自己是否也常常因為這種偷窺的慾望點閱了此類新聞,無意間助長了這種現象?媒體亂象或許在短時間內無法改變,但我們能從自身做起。身為閱聽人的我們能做的便是保有媒體識讀的能力,試著分析報導背後的目的與價值,不隨便被帶有偏頗立場的媒體左右,甚至勇於發聲,反過來成為資訊的傳播者。當大家都能獨立做出客觀的分析,這個社會便不會再輕易受到媒體所動搖。

本篇挑選了一個劇中的議題做探討,其實劇中的連環命案,每一個人的死,都各自帶出了社會底層中在不同困境掙扎的人的吶喊。有吸毒前科的過氣女歌手面對的社會眼光、性別認同障礙的少年遭受的霸凌與歧視、血汗公司員工的過勞·與不公平待遇、殺人犯重回社會後的贖罪、作品被冒名多年的木雕藝術家、揭發醫療資源匱乏的療養院患者等等,《誰是被害者》可說是拍出了現實社會中那陰暗的角落。期許大家在享受追劇之餘,也能對這些議題有更多的認識與關注。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