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於埔里鎮上空的單人飛行傘客 攝影/劉佳恩

    近年來,無動力飛行運動深受極限運動玩家的喜愛,體育署在2019年統計出逾有兩萬名民眾嘗試此活動。因此,許多飛行業者紛紛推出套裝費用,以筆者的家鄉南投縣埔里鎮知名飛行聖地──虎頭山上的某飛行傘業者為例,根據體驗級數的難易度、時間與海拔高度所區分,共分成初級體驗、中級飛行、高級挑戰以及越野翱翔,而價格從2900到6900元不等;即使許多飛行愛好者得要花上幾千元,都願意在短短的幾十分鐘的時間裡體會鳥人的翱翔空中、鳥瞰美麗地景的難得體驗。

 

不容忽視的飛行危機

    以虎頭山為例,因埔里鎮上四周環山,平時的氣流相當穩定,一年有300天的時間都可以飛行,是國內重要的飛行國際級訓練場地,但仍可能出現亂流;另外,人為的疏失也會造成潛在的危機。近年虎頭山飛行場就發生多起玩家不慎墜落的意外,今年二月,就發生日籍傘客在地理中心碑跳傘點不慎人傘分離而墜落樹林的不幸消息,在台灣各地的飛行場也頻頻傳出許多傘客因天氣、經驗不足或是降落不當而發生意外,因此,高風險運動下所帶來的飛安問題不容忽視。

 

    筆者曾親眼看過飛行傘從立傘面到迎風起飛的過程,有一次看見單人傘的傘客在離開坡面以後未能抓穩拉環而險為向山下滑落,驚險的過程使我不禁思考著:若忽略安全的疑慮,飛行傘會是一項刺激而令人終身難忘的體會;然而,無動力飛行裝置如同飛機一樣都會有風險。因此,我們應該如何正視潛在的危機,和政府與業者一同落實並加以改善呢?

 

漏洞百出的保障  

    雖然業者會在網站上標明公司營利證、載飛證照、傘具認證等給民眾一個保障,也會要求民眾自保旅遊綜合平安保險與簽訂契約,但僅有無動力飛行業輔導辦法規範業者的場域措施、設備、民眾投保等問題;甚至在我的觀察之下,發現現階段並無中央對於無動力飛安的相關立法,仍必須透過地方政府的自治條例來規範;然而,依照消保處所提供的資料顯示,全台灣只有屏東縣訂定注意事項以及考核項目,然而許多具有飛行場域的縣市並沒有真正落實。

 

    另外,從行政院消保處2019年請體育署以二十三項指標查核全國十三家飛行業者的飛安、消保的規劃是否完善時,我們可以發現,竟沒有一家業者在所有的審核項目中全數合格。此現象不禁讓我懷疑,業者在網站上所強調的「安全」,真的安全嗎?意外總是難料,沒有人能夠每一趟的飛行都萬無一失。

 

    以制度來看,我認為政府長期忽略此問題,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溝通上效率並不高,甚至看見在制度的缺失下,當各地方的自治條例遲遲無法針對不斷增生的不合格業者開罰、或是規範無向當地主管機關通報,以及只為享一時之樂的私人傘客,罔顧安全,自行到無規範、氣流不穩定的場域飛行時,結果必然會看見許多業者貿然鑽取法律漏洞,極有可能發生無可挽救的悲劇。

 

規範之下的反思與建議

    嚴加思考以後,我認為沒有人希望等到一次又一次的意外發生之後,再來檢討法律的規章不善。因此,中央政府須建立一套針對業者開業執照申請的作業程序,在程序之中,進而針對可進行飛行運動的特定縣市,例如:新北萬里、南投埔里等不同的地形、氣候調整申請的標準;除此之外,我也建議中央政府能每年進行一次「隨機」於各縣市抽查的檢核,針對不合格的業者訂定統一、嚴謹的罰則。

 

    觀察資方此面項,目前飛行員/教練的證照考取資格主要是由中華民國滑翔運動協會辦理,若每一年也能夠針對針對各程度的飛行員執照設立時效,超過一定年限時,則能以定期(每5年一次重新考取執照)的方式繼續延長執照的年限,維持飛行員的專業程度,避免造成日久生疏的情況。

 

    而資方為遊客安排每一次的飛行前,須通報地方政府,以確保當時的天氣適合活動的進行,相信這一部分能夠帶給民眾更充足的保障;另外,站在消費者的權益上,若有單獨飛行的傘客,行前訓練應該要比雙人的飛行傘體驗學員(教練跟飛)有更完整的課程,並針對初級、中級、高級與越野體驗建立層級的考核機制,例如在通過初級考核之後,便可以體驗同等程度的飛行,若想挑戰更高層級的飛行傘客,需考取中級的審核標準方可飛行進行遠距離、高難度的飛行。

   

    或許在這些保障之下,雖不能夠完全預防危險的發生,但我相信必定能夠減少民眾、資方、政府在安全設想上的疑慮,共同帶給民眾平安而難以忘懷的飛行體驗。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