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戒》中,戴上至尊魔戒,會獲得無邊的力量,同時也會增長支配的慾望。民意就是魔戒,民粹與民主的區別,在於能不能踩住最後理性的防線。而很不幸的,種種跡象告訴我們,當代民主政治,已經透露出某種「公投式民主」的特徵,當權者經常以民意為擋箭牌規避監督,導致難以有效問責。

近日,東華大學因校方公布校園內禁止販酒、酒精飲料不得攜入教學行政區等規定躍上檯面。東華大學校方表示,之所以要禁止賣酒,是因為有部分學生在深夜群聚喝酒聚眾,校方不得不在防疫期間採取行動,避免這類群聚。

看!疫情、酒精、幼稚的大學生,我們看到了一幅爛醉的學生,播散著病毒的景象,當這些大家最憎惡的元素聚集到一起,我們有什麼理由拒絕這樣的限制呢?

1920年代的美國拒絕不了,最後迎來了禁酒令的失敗。他沒有想到,禁止酒的販賣只會讓民眾從正常的管道,轉向購買私酒。

今年3月23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想要重道覆轍,在眾人的批評與嘲笑下,不到4天就撤回了這項決定。他沒有想到,就算真的禁止了酒的販賣,如果不針對聚會行為進行規範,也只會讓民眾轉向其他的無酒集會,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而在東華大學禁酒的個案中,似乎比香港禁酒更顯荒謬,不在校內買酒,難道不能到校外買酒嗎?按照校方說法,政府多年勸導不可酒駕,酒駕仍天天發生,難道也要改成禁止賣酒嗎?一間在社區中,可能就在幼稚園旁邊的便利商店可以賣酒;一間便利商店開在周圍都是成年人的地方,反而禁止賣酒?這些再簡單不過的邏輯謬誤,貴為學術殿堂的領導者,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說到底,東華的校方將學生醜化成「防疫破口」的修辭運用,不過是要讓自己站到「正確的一邊」,骨子裡仍然是對大學生的歧視、對酒的歧視——他們永遠覺得大學生還是孩子,忘了大學生其實都已經成年;他們永遠覺得,酒是萬惡之源,只要除之而後快,天下便會太平。

在《魔戒》中,戴上至尊魔戒,會獲得無邊的力量,同時也會增長支配的慾望。民意就是魔戒,民粹與民主的區別,在於能不能踩住最後理性的防線。阻止愚蠢的禁酒令,就是我們踩住這條防線的第一步。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