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中裔隱形豪門現身澳洲 威權特權的冰山一角
2025.08.11 | 20:23
豪車醉駕震驚雪梨7月下旬,澳洲雪梨東部富人區玫瑰灣深夜傳出巨響,一輛價值約140萬澳元的蒂芙尼藍勞斯萊斯迎頭撞上一輛賓士,造成對方司機骨盆破裂、脾臟出血、脊柱與多根肋骨斷裂,並被迫截除右髖與右腿。駕駛勞斯萊斯者為23歲華裔女子楊蘭蘭,拒絕酒測、全程沉默,最終以高額保釋金獲有條件釋放。媒體追查其背景卻發現,此人無社群帳號、無公司登記、無房產紀錄,堪稱「查無此人」。豪宅、勞斯萊斯、私人保鏢與名牌限量款,成為唯一能被目擊的存在。權貴資本的制度庇蔭觀此個案,其背後並非單一財富故事,而是威權體制長期孕育的特權資本。中國特權階層素來以資源壟斷與資訊封閉築基鋪路,財富來源往往寄生於國企壟斷、配額分贓與政商交易。當利益輸送累積至跨國層級,權貴後代便可輕易將資產轉移海外,隱匿於司法與輿論邊界之外。澳洲媒體稱此類年輕華裔富豪為「隱形人」,蓋因其行跡只在奢侈品專賣店與封閉社交圈出現,對當地社會而言如同透明,卻擁有不成比例的財力與行動自由。滲透風險與價值腐蝕此現象對臺灣尤具警示。當威權體制的資金與人脈滲入民主社會,其影響不僅止於房產與奢侈品市場,更可能滲透媒體、政界乃至社會輿論場。倘司法與金融監理缺乏透明,外資來源與受益人難以追溯,便為跨國洗錢、利益輸送與情報活動築路鋪橋。前者是單一案件的交通肇事,後者則是制度性風險的投影。國際上已有多起案例顯示,特權資本一旦與當地利益集團結合,便能繞過制度防線,對民主社會的廉潔與安全造成長期侵蝕。從富豪傳聞到體制之弊楊蘭蘭事件引發的真正疑問,不在於其是否來自所謂「官二代」、「紅二代」,而在於何以能在公開司法程序中維持高度隱身。此種對外隱匿、對內護航的模式,正是威權政體輸出影響力的縮影。當財富與權力跨境流動而無法有效監管,國界對窮人是藩籬,對權貴卻是敞門。臺灣若欲守住民主與法治,必須正視此類跨國特權資本的滲透管道,強化實質受益人揭露、資金來源審查與跨境執法合作。否則,今日澳洲的「隱形豪門」,明日或將在臺灣的街頭上演,屆時損傷的不僅是社會正義,還有國家安全的根基。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