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左連心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左連心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國人並不樂見國民黨在重大災難時進行赤裸裸的政治攻防

    2021.04.09 | 14:52

    台鐵太魯閣號在清水隧道發生重大傷亡事故,國民黨將這事件定調為「人禍」、「政府殺人」,昨日(8日)召開「蘇貞昌四大罪狀,官僚殺人」記者會,除要求蔡英文總統道歉,並指控行政院長蘇貞昌有「強制限定最低標、不成立台鐵改革推動小組、漠視台鐵總體檢報告以及派系鬥爭、以私害公」等四大罪狀。國民黨要求蘇貞昌要請辭下台負起完全的政治責任。   台鐵發生如此重大的傷亡事件,按照目前的調查進度來看,最主要的肇事責任是惡劣廠商在連假期間「違法偷趕工」所導致,但在清明連假疏運發生如此重大事故,交通部長林佳龍認為「自己理當承擔一切政治責任」。林部長第一時間就願意一肩承擔起相關的政治責任,筆者認為國人應給予林部長高度的肯定。   既然林佳龍已經負起政治責任了,國民黨還繼續要求行政院長要下台負責,這就說不過去了。過去一年多來,蘇院長帶領執政團隊,防疫武漢肺炎有功,和絕大多數國家相比,國人在全球疫情肆虐之下享有小確幸,過著相對正常的生活,這正是蘇內閣所繳出的亮麗成績單。   在前年,普悠瑪號發生令人痛心的出軌事故,當時的行政院長賴清德立即推動「台鐵總體檢」,並指派張景森政委擔任召集人,完成了257頁共144項的改革措施,展現出大刀闊斧、痛定思痛的改革氣勢。   蘇院長上任之後,以良好的執行力以及政策解說能力,帶領內閣衝衝衝,協助蔡總統在2020年1月的大選高票連任。之後因著武漢肺炎疫情的發展,防疫成為施政的重點,蘇院長與陳時中部長在危機中展現了卓越的領導能力。   最近法國第三度實施全國封城,世界各國還在力圖控制令人擔憂的確診病例激增現象。台鐵有沉重的歷史包袱和財務壓力,它也肩負著許多政策責任和社會責任,確實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基於上述兩點情勢,被蔡總統讚許擁有「經驗、魄力、執行力」的蘇院長,很明顯仍是現階段帶領內閣繼續向前行的最適任人選。   國民黨將政治責任無限上綱到蘇院長,但筆者想提醒國民黨江主席,國人並不樂見在野黨在重大災難時進行如此赤裸裸的政治攻防,災難善後是政府最優先的工作,相信接下來蘇院長一定會負起責任帶領交通部與台鐵努力達成改革的目標。  
  • 投書 趙少康嘲諷政府吹牛 但三年前行政院的確已經超前部署

    2021.03.26 | 15:00

    針對行政院長蘇貞昌說目前部分地區「供五停二」,已經是政院超前部署的成果,否則早該限水,對此趙少康今日(26日)嘲諷,愛怎麼吹牛就怎麼吹,三年前政府怎麼會知道現在缺水? 大概是趙少康平常忙著媒體工作,貴人多忘事,他竟然忘了早在三年多前,2017年9月賴清德就任閣揆,政府就開始解決缺水的問題,賴清德上任後馬不停蹄的和各部會開會,研擬出產業界抱怨很久的投資障礙──「五缺」的解方。同年11月,他連續召開四場記者會,提出「解決五缺行動方案」,獲得企業界的高度肯定。 所謂「五缺」,分別是缺地、缺水、缺電、缺才、缺工。針對缺水的部分,由於賴清德在擔任台南市長期間,在缺水的部分,已經有過超前部署,度過2015年缺水危機的經驗。在2017年的「解決五缺行動方案」中,賴內閣就主張,以開源、節流、調度及備援等4大改善策略,確保產業用水供應穩定安全。 當時賴內閣的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近日投稿媒體指出,「今年的乾旱……如果不是2017年賴內閣啟動企業關心的『五缺』中對於水資源的『調度及備援』計畫,並核定『桃竹幹線』,現在新竹已經沒有水用了、如果不是有台南高雄的水源聯通計畫,台南就緊張了、如果不是開引伏流水,高雄可能已開始停水了。這都是超前部署的時刻案例。但這也都不過是解決當前的困境,長久呢?因應氣候變遷必須內化為生活的一部分,是全民運動。」 從現在台灣面臨水情、電力緊張態勢,就可以明瞭2017賴清德院長一上台,就矢志解決五缺問題,實在深具遠見。 有關當年三接案的決策背景,也應在賴內閣想解決台灣發展五缺問題的戰略思考下,才能得到正確與公平的理解。  
  • 投書 誰是蔡英文接班人?洪永泰教授奇怪的「民調」解讀!

    2021.03.21 | 21:59

    曾擔任國民黨「政情與選舉研究中心」召集人的洪永泰教授,近日根據2月初公布的遠見政治人物「好感度」的民調資料,發表「蔡英文接班人:賴清德、鄭文燦誰領先?」的分析文章,文章結論與最新公布的總統適任度民調結果大相逕庭,令人匪夷所思。   自從趙少康、柯文哲表態參選2024總統之後,媒體也掀起一股「熱潮」,試著透過所謂政治人物的「信任度」、「好感度」,來預測2024可能參選人的選情。   但在民調實務上,要想了解現在台灣選民對2024的看法,正確的總統大選民調指標是直接問2024總統潛在候選人的「適任度」與「支持度」,而不是問對政治人物的「信任度」與「好感度」。   我們從最新公布,由民調專家戴立安先生主持的美麗島民調就可以發現,政治人物的「信任度」前三名是:侯友宜、鄭文燦、賴清德,但2024總統的「適任度」前三名卻是:賴清德、侯友宜、鄭文燦。   透過美麗島民調,政治人物「信任度」不等於總統「適任度」得到證實。在美麗島「信任度」排名前三的侯友宜、鄭文燦、賴清德三人中,賴清德的「信任度」移轉「適任度」最好,其次是侯友宜,最差是鄭文燦。   表態信任賴清德的選民中,有32.3%認同賴最適任,17.4%認同侯友宜,11.5%認同鄭文燦。   表態信任侯友宜的選民中,有23.1%認同侯最適任,但也有21.5%認同賴。侯、賴兩人的總統適任度,在信任侯友宜的選民中其實是伯仲。   表態信任鄭文燦的選民中,只有14.9%認同鄭最適任,還少於認同賴的26.1%,和認同侯的21.0%。   如果回到民進黨黨內競爭,不論是全體選民、民進黨支持者、泛綠支持者、表態信任蔡總統選民、40歲以下年輕選民,賴清德的總統適任度都遠勝鄭文燦。   以全體選民來說,賴清德適任度是鄭文燦的2.1倍。民進黨支持者,賴清德適任度是鄭文燦的2.7倍。泛綠支持者,賴清德適任度是鄭文燦的2.5倍。表態信任蔡總統選民,賴清德適任度是鄭文燦的2.2倍。賴清德目前是綠營最強人選毫無疑義。   結果在美麗島民調中,賴清德在全體選民的總統適任度是鄭文燦的2.1倍,但在洪教授運用「好感度」的分析文章中,卻以所謂全體好感度,鄭文燦贏賴清德2.9%,得出鄭賴伯仲的奇怪結論。   正確的選情民調解讀,來自正確的民調指標運用,洪教授捨最新、正確的美麗島總統「適任度」民調資料不用,卻選擇已被證實,並不適當的政治人物「好感度」資料,來分析2024民進黨可能總統參選人的選情,不免讓人懷疑,曾經擔任國民黨民調顧問的洪教授,這次發文評論民進黨2024的總統初選,背後是否有耐人尋味的政治動機與風向操作。  
  • 投書 侯友宜的總統大夢

    2021.02.19 | 17:11

    根據媒體報導,新北市長侯友宜春節期間前往九份老街視察防疫,遇到幾位遊客大喊「總統好」,對此侯友宜微笑點頭示意,未多做回應。雖有民眾熱情敲碗,但侯友宜目前是新北市長,2022年必須先爭取連任,這種讓他尷尬的熱情,當然不便多做反應。   以目前侯友宜的政治實力,2022要連任市長,應可輕騎過關。不少政治評論者認為侯友宜有「做好做滿」的壓力,以為侯友宜絕對不會參選2024的總統大選,但在幾份信任度、喜好度的民調裡,侯友宜明顯是國民黨問鼎2024的最強人選,侯友宜難道不會起心動念?   說到「做好做滿」的問題,這應該要問新北人的觀感,以侯友宜的超高民調,再加上他從2010年12月就開始擔任新北市的副市長,在新北市擔任正副首長的時間已經超過十年,如果侯友宜連任市長之後有意爭取總統大位,情況和韓國瑜只做了幾個月的市長就馬上出來選總統,兩者的情況實在是天差地遠。如果侯友宜打著要為新北市民做更大、更多的事為名義,多數市民應該會樂見其成。   如果侯友宜想在2023年國民黨總統黨內初選中過關,最好的狀況就是讓江啟臣繼續擔任國民黨黨魁,幫助江啟臣「卡住」黨魁這個位子,讓江啟臣用公正的遊戲規則,辦理國民黨的總統黨內初選。如果黨主席被朱立倫、趙少康,或韓國瑜奪下,情況就會對侯友宜非常不利。   最近趙少康高調回到國民黨,並表達自己有意角逐國民黨主席,趙少康看似是為了「拯救中華民國」,但真正的目的是要拯救「中國」國民黨,對趙少康、韓國瑜這些外省正藍軍而言,他們怎能忍受國民黨的大權被「本省籍」的江啟臣、侯友宜所把持?   侯友宜目前的民調數字雖然漂亮,但他競逐大位的路徑上滿地荊棘,他的血統不純,正藍軍覺得他「藍皮綠骨」,究竟他能否更上一層樓,得先看今年七月的國民黨主席的選舉結果。
  • 投書 藍媒別有用心的「捧燦民調」

    2021.02.09 | 17:46

    《遠見雜誌》在今天(9日)公布一份調查,宣稱在2月4日到7日執行了一項「民調」,侯友宜高居好感度第一強,完全電爆才剛宣布參選2024總統大選的趙少康。綠營的鄭文燦則因為順利解決部桃危機,好感度勝過蔡英文、賴清德。   針對這份有帶風向嫌疑的民調,筆者有很多問號。首先,筆者想要指出,以民調實務的專業來檢視,一份政治民調是否具有參考價值,築基於民調機構是否提供調查方法、調查問卷與完整的交叉分析資料。很可惜,遠見雜誌只簡單交代了民調時間和調查方法,選擇性地公布部份民調結果,我們完全看不到民調的調查問卷與完整的交叉分析資料,連最基本的民調藍綠樣本結構的數據都沒有。如果沒有公布完整的數據資料,只選擇性地公布數據、圖表,這種「民調」就稱不上公正、透明,也無法讓民調專家用專業來評論,淪為媒體帶風向的文宣。   對於遠見公布的這項「民調」結果,筆者有很多疑問,首先,遠見選擇朝野各黨派11位政治人物的標準是甚麼?如果是要調查部桃危機的影響,為何不放入陳時中?卻有陳時中傳說中的台北市長競爭對手蔣萬安、黃珊珊,以及綠營聲勢較差的林右昌?   如果鄭文燦真的因為部桃危機順利落幕,好感度暴增超越蔡英文、賴清德,那為何鄭的好感度可以衝到綠營第一?但弔詭的是,對鄭文燦無感或不認識他的未表態率竟高達22.2%,明顯高過蔡英文的9%,與賴清德的12.9%。   簡單說,「藍媒」挑選這11個政治人物的邏輯,就是要民眾看完這份「民調」,讓泛藍支持者清楚認知2024侯友宜才是泛藍第一強,遠遠勝過朱立倫、柯文哲、趙少康;讓泛綠民眾誤以為2024鄭文燦是泛綠第一強,阻擾唯一能壓制侯友宜的賴清德順利出線。捧侯是為導正藍營視聽,深怕國民黨在下屆總統大選再次提錯了人選,捧燦則是為了混淆視聽,用藍營的角度挑選較弱的對手,好讓國民黨能夠以A咖,對決民進黨的B咖。   至於讓盧秀燕好感度名列前六,不放陳時中,卻讓蔣萬安好感度力壓林右昌、黃珊珊,當然是為了2022的台中市長與台北市長布局。   這種趁著過年前,藍媒釋出的風向「民調」,大家就當作過年應景的笑話,不必太嚴肅看待!
  • 投書 民進黨要小心提防王浩宇遭罷免後在桃園出現的破口

    2021.01.20 | 17:40

    上星期六民進黨籍桃園市議員王浩宇慘遭報復性罷免,雖然中壢是一個藍明顯大於綠的選區,但鄭文燦市長在桃園號稱藍綠通吃,也有相當不錯的市政滿意度,自己的子弟兵遭到罷免,這對有志問鼎2024大位的鄭文燦一定是一大打擊。 在上星期六之前,有不少人勸王浩宇應低調應戰,不要激起更多討厭他的人出來罷免。王浩宇在最後關頭顯然有聽進這些建議,如果鄭市長願意低調幫忙,以鄭市長在王浩宇的選區擁有超過九萬票的實力,王浩宇應該能夠驚險過關。 但鄭文燦面對王浩宇被罷免,卻是一路冷處理,忙著自己更上一層樓的繁忙行程。鄭文燦很可能擔心形象被有爭議的王浩宇連累,坐視一路忠心於鄭市長、經常為他辯護的子弟被藍白陣營殲滅。在王浩宇遭到罷免之後,鄭市長表示尊重民意選擇,想必王浩宇的心裡一定覺得苦,但又不能說出來。 鄭文燦雖然切割了王浩宇,但在自己執政的縣市被選民打臉,這對鄭文燦絕對是一大警訊。如果鄭文燦連王浩宇都救不了,民進黨2022在桃園市的選情恐難樂觀。近期民進黨在美豬議題上的執政包袱正逐漸發酵中,今年還有可能要處理日本核食,以及健保費是否調漲等議題,很多民進黨的支持者已經開始擔心2022會重演2018的敗局。 柯文哲在台北市長的第二任期為了他自己的總統大夢,以民眾黨黨主席的身分全國走透透,許多台北市民覺得柯文哲無心市政,根據《天下雜誌》2020年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柯文哲位居最後一名,據說柯曾經想要辭去黨主席,為的就是想扭轉台北市民對他的負面印象。 最近兩三個月,鄭文燦不只全臺灣走透透,還在半個月內接連登上金門、澎湖離島,他的企圖心桃園市民都看在眼裡。根據國民黨青年部剛出爐的關心市政指數,鄭文燦在六都市長名列最後,雖然國民黨青年部的這個指數很明顯是為了捧侯友宜而做的,但在王浩宇遭到罷免成為綠營在桃園的破口之後,鄭文燦必須修正自己的規劃,將全部的心力先放在桃園市政上頭,要是2022民進黨在桃園選得不好,鄭文燦要憑什麼說服綠營支持者他有資格代表綠營角逐總統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