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 「Me too」外的省思 —假訊息的危害

    2023.06.27 | 12:20

      近日各種性騷擾事件接二連三出現,然而,大眾需謹慎思考的是:有無可能包括假訊息甚至是烏龍?其實民眾幾乎皆曾受到假消息的危害,資訊孰真孰假?更引人人心惶惶。     前嘉義市長涂醒哲即為性騷擾假訊息的受害者,由於李慶安盜聽塗說,一再開記者會,令涂醒哲蒙受「舔耳案」的不白之冤,少數居心不良的媒體更是始作俑者,對涂醒哲窮追不捨。涂醒哲不僅未獲賠償,至今仍因為此事被揶揄,情何以堪?     發佈假消息的人究竟是唯恐天下不亂?或存心跟社會過不去?都是不可原諒的。無中生有、隨心所欲造謠惑眾,不僅違法更違反道德倫理。     大家感興趣的議題,只要謠言聽起來「很有道理」,比如:「某人親眼所見」、「某知名人士所言」,或是由親朋好友傳播,就極易加強可信度,卻也可能產生「曾參殺人」的後遺症。謠言傳播者有時會用斷章取義的方式,讓事件的真相被矇蔽。     謠言在網路時代具有「瞬間傳播」的特質,換言之,「me too」可能也有假訊息,故理性判斷與查證,才符合科學。否則,會再有如同涂醒哲的冤案。  
  • 投書 施政不是米其林 --對黃偉哲的建言

    2022.09.02 | 07:49

      米其林近日公佈2022必比登推介名單,台南有27家店入榜,不少台南市民與有榮焉。無獨有偶,市長黃偉哲支持度亦居於領先,連任之路貌似十拿九穩;然而,政治人物的民調,與米其林、必比登的評鑑有雷同之處,或多或少帶有個人的主觀因素,因此,回顧黃偉哲擔任4年的台南市長,其治理能力果真無懈可擊嗎?  如近期台南多處因豪大雨而造成淹水,甚至高達半個輪胎,並有車輛拋錨。台南市環保局應地方「要求」後,才發現永康區永大路側溝通往雨水箱涵的連通管,竟塞滿五花八門的淤泥、垃圾與建築廢棄物……等堵住水流的元兇。最匪夷所思的是:相關單位竟直至近日才發公文聚集相關單位討論清淤。令人不禁質疑:4年了,台南市清淤的基礎工作究竟落實了多少?誰該做?為何一再淹水,由民代出面才追查原因?黃偉哲絕對責無旁貸。  又如台南市路燈以往皆為黃燈,在街道行走或騎車開車皆有光線不足,甚至眼睛容易疲勞的缺點。馬國女大學生魂斷臺南,路燈不亮更被視爲關鍵原因之一。有議員指出雖已陸續汰換為LED燈,但照明範圍小很多,形成路燈處較亮,遠處幾乎全黑的情形。另外,台南有路面出現無預警塌陷,疑似是近日強降雨,導致柏油路-下的雨水箱涵破裂,引發路基掏空。  針對上述台南市諸多「有進步空間」的缺失,筆者提出幾項建言。身為資深嘉義市民,最感到「我嘉義,我驕傲」的建設,包括前嘉義市長涂醒哲促成嘉義市成為全台灣第一個換裝LED的城市。而為了避免如台南市發生的照明範圍不足,涂醒哲採取廠商負責10年維修服務的方式,民眾只要通報燈具故障,廠商於16至24小時內維修完畢。照射角度的問題,也可撥打免付費電話申請加設遮光板,以改善照射角度。  另一項讓筆者津津樂道的,則是嘉義市以往路平評比皆敬陪末座。道路剛修好當然平坦,但若有偷工減料,不久即會禁不起考驗而坑坑洞洞或人孔蓋不平,用路十分危險。為此涂醒哲派員進駐瀝青混凝土廠,禁止使用再生瀝青混凝土;路面管線人手孔減量、下地80%以上,其餘緊急防災用人手孔蓋,嚴格要求與路面齊平。並整合中華電信、台水、台電、瓦斯……等單位,大幅減少重覆刨鋪次數,確保新舊路面銜接平坦度。對於管線挖掘案件,除進行二級品管檢驗,三級品管更邀請第三公正單位派員進行品質抽查驗工作。涂醒哲不僅親自驗收,更將鋪好的路都挖起一塊樣本送驗,紮紮實實的修好每條路,讓嘉義市連續三年榮獲道路平坦度全國第一的佳績。  治水則是涂醒哲任內最盡股肱之力的事,他親自到下水道視察,發現嘉義市常淹水,是因為下水道未能有系統的科學化清淤,越來越窄,遇到大雨無法宣洩。水流到其他阻塞的下水道,仍然流不過去。涂醒哲找出淹水地點和那一條下水道有關,派人及機器清理。所訂定的清淤計價方式,採用長度及體積兩種。對廠商而言,清淤量換算成金額,總價就會多一點,就市府而言,1筆經費拆成2個單價計價,沒有額外增加費用。而廠商受到「業績」的鼓勵,會更加認真清出污泥。對比黃敏惠以往九年任內,有民眾居然在馬路游泳的誇張情景,以及台南市不重視清淤的態度,淹水在涂醒哲任期則大幅改善。  當年不少人對涂醒哲「市長做里長的事」極盡冷嘲熱諷,但如今由台南如此多活生生的例子,足證擔任縣市長,需具備能觀察到看似枝微末節小事的視野,苦民所苦,奠定做大事的格局與基礎。如同有嘉義市民曾言:「處理市政,又不是整形外科,可以立即見效。」當筆者夜晚站在嘉義市許多路口,望著明亮的LED燈照亮整個嘉義市,內心總是充滿無比感動。涂醒哲未能連任並再度投身選戰,始終是筆者心中的遺珠之憾。然治理市政無灰色地帶,不像米其林或必比登,頂多各有喜好厭惡。期待黃偉哲秉持「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理念,因為檢驗施政成果的不是選票,而是時間。    
  • 投書 不怯戰!用「政績」贏回嘉義市

    2021.12.07 | 13:33

      「幸福台灣-2021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嘉義市長黃敏惠獲得「地方政府施政滿意度」第一名;然與此同時,日前某國小陳姓女代理老師輕生案,該校代理校長與多位家長會成員欲向黃敏惠陳情,黃卻未與陳情家長碰面。對照黃「喜迎」第一的開懷大笑,落差極大的場景,不禁令筆者回想起前市長涂醒哲曾在頒發證書盛會上遭家長會長太太當面摔證書,全場譁然,涂市長仍淡定微笑的氣度。黃敏惠目前貌似聲勢如日中天,民進黨態度混沌未明,甚至畏懼黃敏惠,遲未定2022市長人選,頗有「怯戰」的態勢。立委王美惠屢被點名,若參選卻可能有「落跑立委」的包袱。  只是,黃敏惠果真是無懈可擊嗎?她的問題正在於:問題少,源自於建設也少!而當黃脫下媒體與形象包裝的外衣,像是親信一家「寄生」市府的事件,造成社會不良觀感;又如至今仍有許多民眾揶揄黃是「公園市長」,更足以顯見其政績貧乏。尤其,黃敏惠一再醉心於招商,自認增加就業機會,但商店基本上以服務業為主,起薪多數是最低薪資,不合規定者也比比皆是,試問若有家庭者,最低薪水豈能足以支付一家開銷?只能被迫北漂或南漂發展。再者,並非所有市民的所學、背景、專長皆適用於服務業。另外,黃敏惠從首次擔任市長至今十幾年,嘉義市房價如電影「屍速列車」般失控,如今竟超越六都多個城市,未見黃有任何因應之道。她總自詡努力行銷吸引觀光客,卻大為忽略本地居民。年輕人既購屋有礙,事業發展更受阻,嘉義市邊緣化危機日益浮現,難怪每隔一段時間總有雲嘉嘉合併升格的討論議題。  反觀涂醒哲僅四年任期,信手拈來,具體建設斐然。如結合插畫家Smart Chuang打造「沉睡森林大白熊」,成功讓大白熊躍升為具知名度的嘉義市吉祥物,可見涂醒哲有其行銷能力,也黃敏惠有機會躬逢其盛,常以大白熊做宣傳主題。又如「文化路夜市行人徒步區」,除符合環保永續的趨勢外,也提供行人更為安全、安心的購物環境,至今持續讓嘉義市民受惠中,令筆者欽佩涂市長的「超前部署」。更不得不提的,即是涂市長宏觀發展「斜槓事業」,他從醫生的「找病因」專業,以「清淤下水道」一舉「殲滅」黃敏惠當九年市長皆無法根治的水患問題。  在組織永續成功管理的範疇裡,管理大師Peter Drucker有句名言:「Do the right thing (最對的事情)、Do the thing right (把事情做好)。」涂醒哲曾說:「Do the right thing政策就是要往對的方向走,大家要往哪裡走,就是正確的方向,希望由市民共同來營造。要有前瞻的眼光來跟市民溝通,不是個人的小恩小惠。」嘉義市民真正有需求的不是那小恩小惠的「普發二千元」。期待黃敏惠在大力宣傳觀光消費時,切勿忽略我們這群北漂南漂的異鄉人。好的政策持續經營推動,有朝一日,讓嘉義市遊子再回流,才能成為筆者心中實至名歸的「幸福城市」。  常見到有民眾批判居住地總是「萬年里長」,無人競爭,也就缺乏進步。黃敏惠已當十幾年嘉義市長,雖無違法,於理卻值得議論,也有違民主真締。觀光行銷,大有相關單位可執行代勞。嘉義市民需深刻思索的是: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市長?誠如涂醒哲卸任後在其臉書所言:「政治是眾人之事,如同我卸任市長時寫下:「緣盡情未了」,對民眾福祉和社會公益的關心,這輩子是不可能說再見的。」。嘉義市民應展現民主素養,用選票證明:有政績才是好市長!「失敗主義」乃選戰的兵家大忌,黃敏惠何足為懼?2022年,身為資深嘉義市民的筆者,強力建議民進黨考慮大局為重,讓政績卓然有成、四年贏九年,卻受韓流來襲拖累,只輸2000多票而飲恨的涂醒哲再選一次、拼一把,與黃敏惠用政績一決勝負!
  • 投書 黃敏惠想甩鍋嗎?

    2021.05.29 | 20:08

    某位北部男性至嘉義市確診,然嘉義市政府卻僅公告該個案活動區域的「簡圖」,且既然強調已「提早疫調」,卻連住宿地也講不出,引發多位民眾與議員抨擊。因為其他各縣市的個案足跡,日期、時間與地點多能詳盡提供。 面對議員質疑,黃敏惠卻說足4跡「有需要」時一定會告訴大家。試問民眾急迫需要的即是「資訊公開透明」,豈有不需之理?尤其嘉義市衛生局指出,其他能掌握接觸者範圍場所屬非必要公開場所;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授權各縣市政府以「指揮中心記者會確診個案資料發布原則」,發布確診個案公共場所活動史。何況該個案既然是5/15—5/18期間於嘉義市多處移動,仍在病毒可傳染期而具傳播風險。嘉義市公開此個案的詳細活動內容,讓民眾留意,只要遵照發布原則的「不涉及隱私場所」,均屬合理範圍,不公開反而是啟人疑竇。嘉義市隱晦的公布足跡,明顯異於大眾的認知,亦令人揣測是否另有隱情?更有製造假消息溫床的疑慮。莫非造就人心惶惶有助於疫情緩解嗎?相較於隔壁的台南市,有個案同樣是從北部來到外地,台南卻不像黃敏惠選擇甩鍋,而是公告該案足跡的日期與地點,態度明顯光明磊落。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地方主管機關應採行之措施,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期間,應依指揮官之指示辦理。陳時中更呼籲中央及地方必須在標準、說法、腳步上都須一致。嘉義市政府特立獨行「做半套」的陽春公告方式,簡直「超前佈署」全台,完全令人無法苟同。而對照今年3月爆發親信一家「寄生」市府的爭議,黃敏惠屢屢面對事件的龜縮態度,實在是需要再加油!侯友宜也與黃敏惠有異曲同工之妙之舉,宣布不再公布足跡,但公布足跡的關鍵意義正在於提醒大家需避免出入某些場所,並自我掌控健康,詭異的是,明明現進入店家皆需實名制,以便後續可做相關追蹤,因此侯友宜與黃敏惠的舉動,顯然跟實名制的作用背道而馳。  
  • 投書 涂醒哲四年贏黃敏惠九年

    2021.03.22 | 14:16

      近一年多來,「嘉義市」網美店、美食、各類報導甚唯活絡,「造勢」極為成功,彷彿這座面積僅60.03 平方公里的小城市,生機蓬勃如大都會。毋庸置疑,嘉義市長期的消費均價確實遠比北中部便宜,生活步調不匆促,促使許多民眾喜歡到嘉義市旅遊,也讓街頭經常熱鬧滾滾;然而進一步細究,現今的嘉義市整體果真發展得無懈可擊嗎?2018縣市長選舉前,被戲稱為「回鍋肉」的黃敏惠在臉書直指她卸任後,很害怕看到有店面出租的訊息,因為代表景氣不佳。此番話暗指質疑時任市長涂醒哲的能力。其實筆者在涂醒哲任期內並未頻繁見到「出租訊息」,倒是這兩年多來,位處噴水池地標的中山路,諸多老店真的紛紛出租,「一級戰區」的文化路夜市充斥著越來越多的娃娃機,就連筆者以往常購物的店家,更是「非倒即租」,對照黃敏惠三年前的大放厥詞,筆者尤其無言。   固然景氣的興衰,尚包括天時地利人和,無法歸咎於單一因素。但「廣告、廣告、再廣告」的掩耳盜鈴,無助於城市的進步。翻閱新聞,很難不見到嘉義市的軟性行銷,如影片比比皆是,深植人心,加強嘉義市的正面形象。黃敏惠擅長運用媒體,先藉由包裝嘉義市,後令人極易產生「黃敏惠很有能力」的認知與好感度,「廣告洗腦」策略經營得極為成功,高明手段就是要你不得不按讚!   黃敏惠曾說:「嘉義不缺少美,缺少發現。」從曾經的九年到再回鍋,她又發現了什麼呢?如果拿掉了「沙鍋魚頭、雞肉飯、文化路」,她又究竟是怎麼樣的市長? 2018縣市長選舉,藍營嘲諷涂醒哲讓嘉義市人口遞減。黃敏惠在自詡嘉義市是幸福城市時,也請勿忽略嘉義市戶政服務網公告的歷年人口數,一樣是陸續下降的狀態,黃敏惠也難辭其咎吧?   黃敏惠是位對手,雖未必後無來者,卻至少也不是前無古人啊!比如涂醒哲時期的縣市競爭力總排名,進步幅度還贏過黃敏惠。且黃敏惠還不如涂醒哲,四年就有些像樣的建設,甚至「四年贏九年」,黃敏惠執政時常遇淹水的糗態就被涂醒哲巧妙化解。而2022嘉義市長選舉已有多人磨刀霍霍,竊以為既然黃敏惠當了十幾年市長也沒什麼先進的名堂,一些辦不到的事涂醒哲不到四年就辦到。何況政治時時瞬息萬變,黃敏惠未必篤定連任,何不讓涂醒哲延續四年未竟的志業,再與黃敏惠以實質政績一拼高下又何妨?倘若會辦活動就是好市長,耽溺於打卡跑活動的黃敏惠或許轉戰當網紅十分適合,也更有能見度喔!陳水扁1998年台北市長連任失敗時說過:「對進步的團隊無情是偉大城市的象徵」,此話也可做為2018涂醒哲選舉時的註解。嘉義市不缺美更不缺宣傳,僅待市民的「真正有感」,深思熟慮比較「誰才是好市長」?讓嘉義市再度偉大。
  • 投書 韓國瑜該向涂醒哲多學學

    2019.08.07 | 14:19

    高雄市淹水在最近已成常態,然一如預料,韓國瑜依舊面不改色、理直氣壯的指責中央,但並非高雄市民強人所難,而是韓國瑜的治水口號一再破功,難道民眾僅能彈性疲乏的面對政治人物說大話嗎? 韓國瑜與臺中市長盧秀燕,不久前穿上「青蛙裝」視察雨水下水道,其實前總統陳水扁與前嘉義市長涂醒哲,早已有「忍者龜」市長的前例。雖然巡視下水道無法開記者會作秀,而且也無法剪綵,但為了民眾的居住安全,看不見的工程還是要做。陳水扁在臺北市長任內提出「走動管理」與「目標管理」、「成長管理」、「危機管理」四大政府管理,並奉為圭臬。中醫有項用語稱為「望聞問切」,「走動管理」亦然,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並分析問題,找到解決方法。如同陳水扁與謝長廷合作,中央補助地方接管,讓愛河不再是黑龍江;涂醒哲則是研究何以嘉義市過去幾乎年年淹水?進而傾全力清下水道阻塞的垃圾,並採用下水道清淤委外計價,依長度及體積兩種方式並行,「廠商做一次工,就可提昇清淤成效」,因而治好了嘉義市長年的水患。 儘管涂醒哲去年選舉敗北,但近幾次嘉義市下雨後,又產生淹水,讓筆者許多朋友不禁感嘆:對涂醒哲任期不到四年就讓嘉義市幾乎不淹水,超級有感且懷念,而黃敏惠過去九年任期到此次回鍋,不淹水,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而且,已卸任的涂醒哲,還在LINE群組不吝提醒:請嘉義市民督促市政府,需清理路旁水溝孔上的樹葉子、板子及側溝上的淤積,以免再淹水。反觀認為政府只指責高雄、不斷怨聲載道的韓國瑜,其胸襟氣度完全無法與涂醒哲比擬。 可惜韓國瑜就是不去思考高雄市的共同未來,同舟不能共濟,只看著總統的那塊餅,深怕掉進了汪洋大海裡,良藥苦口聽著渺渺!民眾明年會用選票對韓國瑜的施政成效做評分。韓市長,您瞧!淹水這種事多不好處理,而您居然就中央僅「關愛」高雄這種事來吵,真不懂事!  
  • 投書 讓威權看見民眾的力量

    2018.03.19 | 13:01

      嘉義市的預算,稱得上是形勢險峻,命運乖舛,少數議員的做法,可以用「趕盡殺絕」來形容,一刪再刪,好像以前的黨外雜誌,禁不完,一波接一波。有議員說是「府會不和諧」,振振有詞當成是漠視民眾權益的理由,似乎被刪預算是市民活該?從被刪→覆議→再審,伴隨而來的混亂,打碎了很多民眾原本對「以民為主」的「浪漫期待」,未來的方向需要再商量。   從這個例子得知,沒有什麼階層的人會比議員更意識到大砍預算帶給市民的危險,因為只有他們才真正能全盤了解市政的「實況」。然有人一直試圖用「對預算說明不清」這個表象,逃避民主的核心價值:就是民眾選擇選票的權利。涂醒哲有了大權在握的預算,自是可以大刀闊斧做更多的建設,讓市民認同。於是有了選舉的因素,市民的前途也在不確定中,恐是有人害怕涂醒哲連任。但是預算審查應是遵守民主核心價值之上,使民主呈現更好的水準,而不是連民主的基本元素都未引入,還妄談什麼以民為主?  其實國民黨的早期執政是沒有民主的,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裡更沒有民主這一說法,可是如今國民黨卻仍視孫中山的中華民國是臺灣民眾的歸屬,完全扼殺了民主。加上多次政黨輪替,亂象迭生,讓臺灣的民主制度蒙上了灰塵,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的民主原則與機制在臺灣已嚴重扭曲為多數是暴力、少數是正義的反民主傾向,即多數人的權益得不到保護與保障,反而更注重少數人的訴求與利益,「少數正義」竟成為一種趨勢?像嘉義市預算被刪的爭議事件中,似乎只要聲音大,就代表正義與正確?先前市府聽從議員建議撤回覆議,議會言明可再追加預算,但根據媒體報導,除八掌溪人行景觀橋6千萬元工程用地費,餘全刪、部分刪預算不通過,可見有人是恐懼到何等地步!敢做不敢當。從曾經的「承諾」到出爾反爾,最後,操練仍在,承諾不再,人們眼睜睜看著任由少數沒有誠信、沒有責任、沒有權威的議員「領導」決定攸關市民權益的預算,視預算為兒戲,或是,真的以為是市民是猴子?因此,整個荒謬生態是由少數議員一手組成。   府會不和諧就犧牲市民?明眼人都看得懂,一些現實利益者,相互利用,遇有社團或民眾反彈,就推三阻四,完全忘記他們本身就是刪減預算的劊子手。有議員常指責局處首長說明不清楚,才導致預算被刪,是誰不清楚呢?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總不能為個己的政治盤算,犧牲市民權益。猶記得當年,嘉義市文化公園地下停車場的預算,議會沒通過,市府也未能據理力爭,以致,沒有地下停車場,時到如今,議員交相指責、推諉,更影響公園使用及周邊的商家生意,造成市民極大的不便,誰最該負責?經歷一次又一次美麗的謊言之後,相信市民也會對這些議員普遍存在不信任感了。  地球上90%的國家都已經走向民主制度,就算有習近平皇室制度的國家,也只是象徵而已。民智、資訊已開的臺灣,類似少數嘉義市議員猶如「帝制」的作法,真的走得下去嗎?怎麼個玩法能贏、能有風頭,結果,把靈魂輸個精光。我們縱然對不同人有不同見解甚至好惡,但即使那位非我心所願,民眾亦會從各種形式得知政治人物的所作所為,會知道為了選票卻不惜「追殺」民眾權利的主張都是錯誤的,民眾沒有了權益,又何來支持之理?而且在此形勢下,民眾不但不會被嚇倒,反而更有力量,用選票警誡才可制止當權者繼續行惡。如果沉默不作聲,相信只會換來政權更強大的壓迫。法治不是人治,政治是講信用,不是用手段的,方能展現應有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