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高紹沖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高紹沖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展現公衛軟實力!武漢肺炎後的新南向政策…

    2020.02.22 | 21:58

        今年春節前,我剛好出發前往印尼,參觀泗水臺灣學校,該校以台灣教師授課為主,甚至開設繁體中文的華語文教室,因此亦屬我國新南向政策的一環。     當時武漢肺炎疫情尚未爆發,搭乘華航時,乘客都是一派輕鬆。但春節結束前於新加坡轉機回國,搭機已是不同光景。由於各國的國際新聞都將武漢肺炎疫情以重訊報導,亞洲人(應該多為華人)大多戴上口罩,嚴陣以待,連返程的華航空服員亦是口罩不離身,抵台前機上影片也多了防疫宣導。人心惶惶,整個世界登時變了樣。     武漢肺炎明顯屬公共衛生範疇的重大傳染病,既是攸關眾人的事,個人亦有幾點意見想說: 一、公共衛生領域的擴大參與     筆者曾報考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下的在職專班,但面試時教授曾表示我「科系跨得有點遠」,最終在包含此點的不足下未能上榜。     但我此時反而想說,在武漢肺炎疫情爆發的當下,更是由於一般民眾對公共衛生多半處於「一知半解、道聽塗說」階段。缺乏基礎知識的了解,導致物資哄搶,謠言滿天飛。     公共衛生既然是涉及眾人之事,首先應積極擴大參與人員,非本科系加入其實更為適合,如同國外醫師、律師皆採學士後方可就讀,便是希望廣納各路人才,甚至台灣目前大開法律學分班,亦是認為既攸關人民權益,不如讓更多人通曉,這也是國家之福。     其次,公衛學門缺乏就業標的,國家未來應設置公共衛生師或公共衛生士,在各個社區協助醫療體系確保眾人良好的衛生習慣。如此雙管齊下,讓本就在全球名列前茅的台灣醫療公衛實力再上一層樓,持續厚植我國醫衛新南向政策實力。 二、「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的新南向     以目前情勢看來,疫情一時難解,中國難以全面復工,台商、台幹連返回中國都有困難,台商在中國的投資勢必遭到打擊,製造業受創,連帶影響到台灣經濟。     新南向政策的核心之一:風險管理便浮上檯面,簡言之,「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台商投資重心若完全放在中國,雖有其成本考量,但預判風險之心過於淡薄,此刻更證明新南向政策分散投資的長遠思慮。台商於此同時,更可藉此次危機重新佈署生產線或人力運用調配,加大新南向國家的投資力度。     再者,新南向政策國家中,東南亞國家佔相當高比例,同時中資在東南亞的投資亦盛。本來台灣中小企業的規模在此競逐並不容易。     但武漢疫情延燒,中國工程師未來入境困難,已導致河內捷運營運延宕,中資主導的投資計畫喊停聲浪四起。中國對東南亞的資金投入短期必然退燒,至少陸客大軍的觀光財將無用武之地。台商自然有機會填補資金缺口,發揮技術長才,也讓新南向政策可望深入。 三、與新南向相輔相成的公衛軟實力     2020整年,甚至即便疫情退燒,今後一兩年世界各國對陸客必如驚弓之鳥,這還不論對中國人可能引發的歧視,甚至非理性的惡意攻訐。而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只追逐「銳實力」的心態亦將遭到國際指責。     公共衛生與知識文化習慣有關,自屬軟實力一環。「病毒是人類不文明生活習慣的懲罰」既是出自中國研究員之口,也在證明中國部份人民之「不文明」。嗜食野味無非是一種「嘗鮮」加「炫富」心態,以只有我吃過這些「珍禽異獸」為榮,卻反遭大自然反噬,背後更凸顯出文化與價值觀之落後。     再說,雖然中國已在央視推出《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等紀錄片證明自身的防疫努力,但不管是「野味市場」的出現與管理、疫情發生的判斷與處置、疫情延燒的危機處理,其中定然反映出官僚體制的敗壞,甚至可能有人謀不臧出現,這些官僚表面或造假文化與價值觀都相當大程度削弱中國的軟實力。     反觀台灣,無論是醫衛環境、資訊系統,已用真實表現證明自己有加入國際衛生組織的條件,更足堪將台灣防疫公衛經驗傳授新南向國家,輸出台灣軟實力,新南向政策中的醫藥合作、公衛交流都可望多加著墨,甚至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最後,還是亦盼台灣「禦敵於境外」,並為辛勞的醫衛防疫與行政部門人員致上最高敬意!
  • 投書 不只能挖石油的太平島

    2019.05.20 | 19:56

    不只能挖石油的太平島     太平島堪稱中華民國實際控制領域最難抵達的領土,深處南海之中,原本由海軍陸戰隊鎮守,考量南海長期遭逢多事之秋,改由海洋委員會海巡署駐守,避免駐軍擦槍走火引發大規模爭端。     但太平島畢竟是我國在南海上唯一實際控制的島嶼,除了尚待探勘的經濟資源外,彰顯主權與突出台灣能見度更是重中之重。但政府近幾年作為,除行政部門首長、立法委員搭機或舉辦「全民國防南沙研習營」、「東沙巡禮-海域安全及國家公園生態體驗營」搭船抵達外,少有非海巡或軍事人員涉足太平島及東沙島等我國領土,導致南海長年乏人關注。     此外,政府僅針對南海諸島(含太平島與東沙島等島嶼)發行「南海諸島地圖郵票」、「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郵票」、「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新臺幣硬幣組合」或舉辦「中華民國南疆史料特展」、「收復南海諸島七十周年紀念特展」等實在過於靜態的活動,看似喧嘩卻難以真的對「南海鎖鑰」太平島等提供實際的挹注。     反觀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南海政策上更為彈性,除直接升格為海南省三沙市,永暑礁同樣落成永暑機場,並開通民用航班海上救助中心,與太平島互別苗頭。菲律賓也在中業島設卡拉揚市進行普選,而越南則開放民眾至南威島旅遊,馬來西亞控制之彈丸礁亦復如是,一樣開通定期航班往來東馬沙巴首府亞庇,首相親臨且推廣一般民眾觀光。     何以據有南海最大且最重要島嶼太平島之中華民國仍是管制人員進出,何不擴大民間參與,結合民間力量,推廣生態保育與人道救援。目前如「我們的太平島」等臉書社團,其中便聚集相關熱心人士,加上現今自媒體蓬勃發展,讓幾個長期關心之社群或YouTuber赴太平島一遊,之後必然產出諸多文章或影片,其點閱率遠遠勝過官方以新聞稿模式宣揚,更藉此讓全世界潛移默化地認知到主權在我的正確事實。     既然我國因國際地位特殊,發聲難度較高,便應積極以創意概念強化主權或伸張我國之軟實力,南海更是我國海洋實力的延伸,除集結產官學界,加強對於民間力量與創新思維的善用,其中「開放」定然是必要之路,更可讓世人認知到太平島不只能挖石油,而是屬於我國,無與倫比的美麗島嶼!
  • 投書 台灣也能北伐:屬於台灣的「新北向政策」

    2019.04.28 | 09:45

    台灣也能北伐:屬於台灣的「新北向政策」     韓國總統文在寅於4月16日至23日訪問中亞3國土庫曼、烏茲別克、哈薩克,推進「新北方政策」,謀求與中亞3國的互惠合作。     韓國青瓦台同時表示,文在寅此行將加強與中亞傳統友邦的共贏合作,介紹「新北方政策」,為與這些國家的未來合作奠定基礎。另外,不少朝鮮族在這3國生活,文在寅此行將加強與這些國家的歷史和文化紐帶,實現雙邊關係長期和持續發展。     蔡政府上台後,銳意推行「新南向政策」,擴大與東南亞、南亞與紐澳等國家的經貿交流。然而,從與台灣出口產業重疊性高的韓國發展「新北方政策」來看,蒙古、中亞五國不失為台灣拓展全球市場的另一扇窗,更不脫產業全球布局的終極思路。     以個人經驗來說,在韓國仁川機場轉機時,便深刻感受到韓國對中亞五國的銳意經營,韓國大開航班直航發展經貿交流,連知名韓劇《未生》都多所著墨,提及韓國企業在中亞甚至中東的發展。整個俄羅斯遠東濱海地區、蒙古國、中亞五國都能見到韓國大企業如現代汽車、三星電子的大樓或廣告,且真的有人員派駐當地推廣韓國商品,反觀台灣對中亞興趣缺缺,點滴流失深耕新興市場的機會。     此外,就地緣政治角度而言,中亞五國的確與鄰國俄羅斯有深厚的經貿往來,中國大陸也憑藉「一帶一路」試圖打通中亞,重現絲路通向歐洲的昔日風華,但正因兩國在中亞的競逐與持續增長的政經壓力,中亞五國對中俄同時戒慎恐懼,加上當地民生工業等製造業不盛,常進口電子產品或醫療器材,與台灣的互補性強,反倒成為台灣產業的新突破口。     而中亞五國中如哈薩克、土庫曼、烏茲別克,要嘛是仰賴石油、天然氣等礦產出口,或是擁有2、3千萬人口,亦有一定規模的新富階級,同樣擁有車水馬龍的首都等大都會區,並非是如一般台灣人所想像的「蠻荒之地」,也具有相當經濟規模。即便是經濟發展較為緩慢的吉爾吉斯與塔吉克,也能透過媒介其湖光山色的觀光資源之方式,帶遊客赴該國旅遊,共創雙贏的局面。     簡言之,當MIT的優質品牌形象在此扎根後,即便價格較為高昂,仍得以吸引追求品質的新富階級購買,甚至得以進入俄羅斯腹地市場,走出屬於台灣的「新北向政策」。
  • 投書 不丹不但不傻 反而有小國大智慧

    2019.04.14 | 14:21

        不丹,幾年前以世界最幸福國家,外加資深男神梁朝偉與女星劉嘉玲舉行婚禮之地而聲名大噪。近來再因台灣政治人物言論躍上新聞版面,不管是口誤抑或欠缺認識,但其實不丹根本不傻,更非無憂無慮,反而有小國大智慧。     不丹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度間的喜馬拉雅山脈東麓,首都廷布(Thimphu),面積較臺灣稍大,人口75萬餘。官方語言為宗喀語(Dzongkha),佔人口65%者為大量吸收藏族文化的不丹族(Drukpa),南部尼泊爾族則為20世紀初進入不丹的尼泊爾勞工,佔35%。國教為藏傳佛教,以信仰竹巴噶舉派最多,其次為寧瑪派,南部尼泊爾族則多信仰印度教。     不丹除以國民幸福總值(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聞名全球外,特別的是不丹雖於1971年加入聯合國,卻是亞洲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鄰國中唯一尚未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家,同時亦未與中華民國建交。     不丹的考量無他,因其夾處「龍象之間」,多年來仰賴印度外援,以水力發電出口印度為主要外匯來源,在經濟及國防上極為依賴印度,不得不「尊重」印度觀感。2018年12月印度總理莫迪更宣布將提供不丹450億盧比(約新台幣197億元)財政援助,支持水力發電等多項基礎建設。     但若以為不丹唯印度馬首是瞻卻也太過,不丹依據舊強化多邊合作關係並突顯其戰略地位。於2007年,不丹與印度重新簽訂《不印友好條約》,刪除不丹在對外關係上接受印度政府的指導的內容,更正為兩國在涉及彼此國家利益的議題上進行緊密合作。在最知名的旅遊業上,也持續增強中文導遊的訓練,爭取北方鄰邦的遊客。     2008年不丹舉行民主選舉,自君主專制轉型為君主立憲,更積極強化自身獨立自主的外交與戰略地位,與南亞其他國家繼續建立外交關係,開拓其外交空間。不丹迄今未與聯合國5大常任理事國(美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建立外交關係,避免大國間複雜的博弈關係損害到其國家利益,走一條屬於自己且深具外交智慧之路。     而1998年不丹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訂邊界協定,部份地域仍存在爭議,2017年中印軍隊便於爭議之洞朗地區發生武裝對峙,但不中的邊界爭議,印度派軍出頭,中印兩國劍拔弩張,最後仍舊落得回復現狀。不丹不費吹灰之力,不動一兵一卒,便得以維持現狀,這樣的小國大智慧,相信也有許多值得台灣借鏡之處。
  • 投書 龜山島紀行

    2018.02.11 | 00:21

    龜山島紀行     衝著「全台灣走透透,龜山島行不到」這句台灣古諺,我精心規劃了一次登龜背401高地行程。話說龜山島位於宜蘭頭城海岸東面約10公里,面積約2.85平方公里,因貌似烏龜而得名。島上本有漁民居住,後劃為軍事管制區而遷村至本島,民國89年才恢復觀光,由於龜山島為火山島,並受東北季風吹拂,塑造出獨特的風貌,有「龜山八景」之稱。目前僅3到10月開放登島,每日更僅開放40員額登401高地。     一大早經雪山隧道往宜蘭邁進,順暢抵達烏石港,至漁會大樓集合後登船,航程約半小時,上岸後便可看到政府耗資興建,但因颱風破壞而廢棄的龜山漁港,這港口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離島對交通的要求有時過於相信「人定勝天」,在這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當下更是值得政府在民眾需求與自然環境條件做出權衡。緊接著是「島孤人不孤」的軍事標語,後方即是軍事坑道,安排留待下山後再參觀。繼續前行,途經明媚的龜尾湖,旁是陸軍營區與居民舊居,一間民居內還開闢為人文生態展示室。龜尾湖旁並有普陀巖寺廟供奉觀音,另有一碩大乘龍觀音像與湖畔涼亭遙遙相對。在偏遠離島中有一寧靜小湖,湖畔步道涼亭齊備,只有心曠神怡可以形容!     之後拿把步道提供的「愛心竹竿」登401高地,竹竿順手好握,登山可撐可掃,助人一臂之力外還可打草驚蛇,真乃登山良伴!我上山不太喜愛停下欣賞沿途風光,一股作氣地往高地步道邁進,石階已有維護,並不難走,馬不停蹄到1000階時,汗流浹背,大汗淋漓,所幸天氣陰涼,適宜登高,稍微歇息下奮力往上前進,只聽到小朋友腳步輕盈,不停催促家長趕快,最後憑藉著地上每百階出現的黃色階梯數字牌不間斷鼓舞,終於登上1706的最高台階!石階結束後還有觀景台,台下有個領海基點告示牌,顯示龜山島可是我中華民國的領海基點,更是台灣本島東方最重要的拱衛島嶼!而台上更可一覽龜山島之美,登時可見龜山八景中的神龜擺尾,龜尾其實為鵝卵石堆積成的長灘,隨著季風與潮汐而南北位移,形成「擺尾」的奇觀,而龜首的植被因火山岩地質而有深淺,如同毛髮般,更被戲稱為龜毛。至於如神龜戴帽等景觀則是指若煙嵐飄渺,龜首就如同戴帽般的有趣景象,同時蘭陽平原也將大雨傾盆,成為耆老分辨天氣的氣象預報呢!     腳略微抖地下山,來到渾身迷彩的龜山島遊客服務中心,內竟有紀念品商店,販售茶葉蛋、零食及拆信刀等,接下來往回走先前略過的軍事坑道,機槍陣地先是拱衛在外,外加坑道口面海的90高砲,入坑道後真頗有金馬外島的軍事重地感覺,坑道也是島上最後的行程,結束後上船開始繞島,海底溫泉噴發的硫磺味不濃郁卻讓人有身歷火山其境的感覺,海蝕形成的眼鏡洞鐘乳石奇觀也包含著走私的過往,至於賞鯨豚的行程因浪大取消,只是我個人倒是很喜歡海浪將船隻正正拋起,斜斜接下的感覺,令人眼睛發亮地刺激!返航回宜蘭後,結束了短短一天的蘭陽龜山島旅行,而此行經濟實惠,更讓人意想不到小小龜山島竟聚集如此多元的觀光資源,人文生態一應俱全,真可說是離島行程中的驚艷啊!
  • 投書 海疆屏障—彭佳嶼

    2018.02.06 | 17:28

    海疆屏障—彭佳嶼     彭佳嶼、棉花嶼、花瓶嶼,合稱北方三島,拱衛著台灣本島,因緣際會下,我隨著生態考察團出海遠行,除環繞棉花嶼、花瓶嶼外,更親自踏上彭佳嶼,抵達這片原來只能遠觀的世外桃源!    彭佳嶼島名來自彭姓人家居住的「彭家」轉化而來,是北方三島唯一有人居住的島嶼,為一火山島,目前由海巡署、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航港局彭佳嶼燈塔人員駐守。彭佳嶼碼頭簡陋狹小,需自船尖跳船登陸,岸邊海水清澈,還有小河豚優遊,碼頭一條小路直通駐地機關與人員宿舍,我們一行人上岸後,便動身沿島嶼小道前行,途經觀音巖與土地公廟,合十祈請平安順遂後,道路坡度陡升,雪白燈塔卻已映入眼簾,隨即是一分為二的岔路,右行通往彭佳嶼氣象站及海巡署巡邏站,左行再往上則直達彭佳嶼燈塔。我毫不猶豫,一馬當先,直往燈塔方向前進,此時已至丘陵半山腰,景色豁然開朗,經過一小段上行後再下坡至同樣漆成白牆的燈塔人員宿舍,燈塔管理員伯伯赤膊走了出來,熱情與我們寒暄,並與「島犬」領著我們靠近燈塔,潔白無瑕的彭佳嶼燈塔逐漸清晰,登時讓人心花怒放,開心地在門口處盡情拍照合影,不同角度紀錄整座燈塔。管理員伯伯也特地將寫有「彭佳嶼燈塔」大字的招牌拿出掛上,原來因風大平時招牌都收起,只有「貴客」臨門方出來見客。而燈塔行並未結束,更獲准入燈塔內,也是我生平首次參觀燈塔!     燈塔內迴旋空間不大,經發電機組後便是階梯,迴轉階梯僅供單人上下,「會車」時就要禮讓,遵守「先下後上」的原則,燈塔地板載重量亦有限,似乎僅負重二、三十人,拾級直上攀出塔身來到修護陽台,環繞一周,飽覽彭佳嶼全島風光,舉目所及盡皆藍天白雲,碧波萬頃,綠草如茵,疾風颯颯作響,讓人心曠神怡。回進塔身,伯伯打開燈塔照明設備,試轉幾圈,讓大家瞭解燈塔的運作,原來內有一大電燈泡,透過齒輪轉動碩大旋轉透鏡,照亮四方,導航出海船家。退出燈塔後撥草往下便抵達海巡署與氣象局房舍區域,除直升機停機坪、氣象觀測站外,更有一碩大石碑,石碑為略帶弧度的方椎,並用彭佳嶼一貫的白底藍字大書「海疆屏障」四字,彰顯彭佳嶼在我國海防上的重要,也宣揚我國威,能踏足此島的我實在感到與有榮焉。彭佳嶼行程接近尾聲,回程在碼頭邊與大幅國旗合影留念,搭船返航。
  • 投書 基隆之美:山海之間(三山國王廟太乙宮與海科館)

    2018.02.03 | 16:58

    基隆之美:山海之間     位居廟口夜市盡處丘陵,有座隱沒山間的三山國王廟「太乙宮」。廟口夜市至底右側幾步路便是其山門,雖然沒有煙霧繚繞,但無車馬喧囂,與山腳下熙來攘往的廟口夜市相映成趣,實在推薦中午逛完夜市後,上山休憩與飽覽基隆風光。而三山國王信仰發源廣東東部,三山國王原指現今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河婆鎮北面三座山巒(巾山、明山、獨山)之山神,祖廟亦位居此地,稱「霖田祖廟」。三山國王是古人對名山靈石的自然崇拜,亦即「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再加上其後民間傳說不斷,並由元朝翰林國史院編修劉希孟系統化為《朝州路明貺三山國王廟記》,明初再載入《永樂大典》。流傳總結為:「肇跡於隋、顯靈於唐、受封於宋」。隋末天下大亂時,三山國王坐鎮保境安民;唐代韓愈遭貶至潮州,遇霪雨霏霏,稻穀不收,祈求神明護佑有成,上《祭界石神文》感謝;宋初宋太祖平定南漢與宋太宗親征北漢,三山國王再度顯靈,金戈鐵甲逼降太原,一統天下後,宋太宗贈額「明貺」,也是三山國王廟別稱「明貺廟」的典故,南宋末年還曾護持帝昺一時。渡臺祖廟則為彰化縣溪湖鎮荷婆崙霖肇宮,於明萬曆十四年(西元1586年)在臺開基,至於「太乙宮」則由基隆李菊女士分靈奉迎,先建堂後族人捐地建廟而成。三山國王雖是客家人信仰,但太乙宮香客卻多半是閩南人,且太乙宮三山國王廟居高臨下,自山門沿步道拾級而上,沒幾步路便到,因地勢較高而視野良好,將整個基隆內港錯綜建築一覽無遺,也包含知名的「Keelung」字樣。太乙宮還沿山壁而建,樓層依鋼筋石柱支撐,頗有「懸空寺」味道,既能健行消消廟口小吃的脹氣,還可參香保平安求福氣,一舉數得,廟婆也親切熱情,是罕為人知的祕密好去處!     另外,位處基隆東面八斗子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有別於屏東車城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是以海洋科學及科技發展與應用之展示、教育、娛樂為目標的博物館。海科館結合基隆海洋與海岸的環境特色,致力打造海洋教育園區,更重要的是海科館背負著多少基隆人的盼望以及基隆市觀光產業的重生。其主題館展廳挑高,因此只有一、三、五、七奇數樓層,基本上是先留意深海影像廳的整點播放影像時刻後,出海洋文化廳後下一樓自深海展示廳往上採順時鐘參訪的動線,我一一走訪,深海展示廳中「鯨屍生態系」雖然有些怵目驚心,反而深深讓人感受到深海的漆黑神秘與大自然的冥冥秩序;海洋環境廳運用立體的空中鯨鯊與細膩的台灣海底模型介紹多變多樣的海洋生態系;深海影像廳不同於主題館外獨棟的海洋劇場,利用北火鍋爐室的空間規劃,讓人隨著影片潛入深海歷險;水產廳互動設施甚多,並點出永續經營水產資源的概念,當然也包含基隆知名特產鎖管之網漁法;船舶與海洋工程廳是世界唯一以海洋工程科技為主題之展廳,介紹台灣的船舶工藝與港口規劃技術,廳內有一艘台製豪華遊艇供民眾參觀,大家對遊艇內設施無不嘖嘖稱奇;海洋科學廳則以海洋資源所製的產品,說明海洋的重要性,並有多座聲光設施觀測模擬海水洋流。海科館尚包含鄰近,擁有草皮躺椅的潮境公園,八斗子的滔天巨浪就在欄杆之下,也推薦造訪,體驗基隆海濱之美(外地人見到基隆港後,請往右沿港邊走,直奔臺灣海洋大學,再走是碧砂漁港,吃飽後再往宜蘭方向,左手邊一座小巧可愛的跨海拱橋平浪橋,左轉上橋直走就到,基隆人情味濃,問路都很方便)。     家鄉基隆常被批評為一成不變,身為居民的我很想說的是,人生其實沒有那麼多選擇,重要是要有自知之明。純粹的夢想是鴉片,無力改變什麼,雖然短暫快樂,只會使你越陷越深,依賴而不可自拔。我並非反對擘劃經營,但執行力的表現在「雨港」基隆應是在一件件基礎事項的累積完成,不在大而無當的計畫口號,基隆仍擁有屬於自己的特色,只要努力,雖不見得有大成功,但必定可以溫飽,共勉之。
  • 投書 基隆雨,基隆嶼

    2018.01.29 | 21:16

    基隆雨,基隆嶼     基隆嶼聳立於距基隆市北方6公里的海面上,屬石英安山岩,高度僅182公尺,但對基隆人來說,就如同龜山島對宜蘭人般,遠遠望見,便有種回家的喜悅。要親臨基隆嶼其實不難,只要從基隆碧砂漁港搭船15分鐘便可直達基隆嶼,船資則因要走訪登山步道與否而有高低,此行我千挑萬選,選擇參加基隆市野鳥協會年度基隆嶼活動一同登島,因小時曾參加過鳥會活動,對鳥友印象極佳,遂報名了此次行程。     當天天氣陰涼,騎機車到碧砂漁港後,就看到來自南北,一身勁裝的鳥友成群結隊,背包、單眼相機、望遠鏡等一應俱全,我也厚顏向基隆野鳥鳥會商借望遠鏡一副,偽裝成鳥友賞鳥XD。鳥會點名並發名牌,一行人登上「藍天號」,通過海巡安檢後出港,正式開始一天的行程。船駛到途中,船老大突然指著外海,原來遠遠黑點竟有獨木舟渡海而來。登上基隆嶼碼頭後,抬頭可見全島山崖嶙峋,植被貼地而生。此時船老大又搖身一變為導遊,領著大夥環島,不時搖指山壁,說是貌似人面,又是大談基隆嶼的往日風情,這也是跟團的好處之一。首先的景點是楠田上等兵殉職碑,為日據時代所遺留,全島唯一的人文史蹟,紀念於此地建設的日本士兵,而物換星移,基隆嶼今日由海巡駐守,可是中華民國領土呢!     續往前行,彎腰通過人工隧道後,又是女貞、百合等構成的綠色隧道,隸屬於基隆市中正區,但荒廢的,或者說是待營運的基隆嶼遊客服務中心也出現眼前,因此島上完全無餐飲服務。走過雷達站與直升機停機坪後,便是直逼海洋的海岸木棧道,據說是海巡官兵所建。站在海岸棧道上,清晰可見太平洋與臺灣海峽海水異色,洋海之間顯示基隆的重要海灣地位。棧道立於亂石之上,漂流木緊鄰道旁,海浪拍打石岸,仿佛訴說著千言萬語,總能讓我心中寧靜,但也微帶蒼茫之感,總之仍是趟放鬆之旅。基隆嶼上還有土地公祠與觀音洞,保佑著海巡官兵、漁民與遊人,但棧道似乎因地形所限,無法環島而建,將近盡頭時,小基隆嶼近在眼前,又是座岩層裸露的小島,島上竟擠滿了釣客,真是佩服這些釣友。     結束環島導覽後,放牛吃草,開始進行鳥類、昆蟲、植物小組的生態觀察,也有登山小組,只因導覽中行程輕鬆,組員零散,早已各自行動。我獨自踏上登山步道,先行邁進,步道坡度頗為陡峭,拾級而上後一個迴旋便踩在稜線之上,但基隆嶼腹地不廣,稜線兩旁皆是海洋,環顧四週,頗有風蕭蕭之感。沿著稜線再往上走,遠遠就看到基隆嶼燈塔,我已完全甩開人群,逕自向前,到達觀景平臺後,燈塔步道最後段因罕有人跡,已是荒煙蔓草,此時也不在乎雜草叢生,亂石台階是否暗藏毒蛇,一股想征服的心鼓舞我向前,就在芒草中揮汗前行,終於抵達基隆嶼燈塔,成為本次行程首先登島的遊客。另外,基隆嶼燈塔的門牌可是為「財政部關稅總局基隆島燈塔」,燈塔歸財政部管轄,算是長了見聞。其他遊客姍姍來遲,因天氣頗有轉雨模樣,我鞋滑就不久留,吃個肉包喝瓶水便下山。     基隆嶼其實不高,但不知是較險峻,還是凜然矗立於大海之上,總之有些倦意,加上早早「攻頂」,餘下大把時間,就在基隆嶼步道上歇息遊蕩,一些鳥友還躺在步道午休,大概是百無聊賴,我倒有身為魯賓遜的感覺,想是心中對繁華的花花世界仍有牽絆吧XD。上午9點到下午4點的行程終於結束,上船後是例行的繞島,鹹鹹的海風拂面,海面平靜無波,有如湛藍布幕平鋪,這種美麗只有親眼見過的人才懂,也結束了基隆嶼的生態人文之旅。     回台灣島後,踏上基隆的土地,再騎機車直奔全中華民國現有領域(即中華民國臺灣地區)離本島最近的離島--和平島,僅僅以一短小約74公尺的「跨海大橋」與本島相連。和平島原名社寮島,雖有西班牙殖民的歷史過往,為聖薩爾瓦多城(St. Salvador)的舊址,但如今早已不復東西,所幸由於東北季風,和平島濱海公園仍有千疊敷、豆腐岩、皇帝殿的海蝕景觀,可惜因工程施工暫停開放,只好往也頗知名的和平島海鮮覓食,點了招牌飛魚卵青苔軟絲水餃後,基隆一如既往地飄下小雨,伴著夜色,心中不禁響起「港都夜雨」的旋律: 今夜又是風雨微微,異鄉的都市;   路燈青青,照著水滴,引阮心悲意; 青春男兒不知自己,要行叨位去; 啊~漂流萬里,港都夜雨寂寞眠; 想起當時惦在船邊,講甲糖蜜甜; 真正稀微你我情意,煞來拆分離; 不知何時會來相見,前情斷半字; 啊~海風野味,港都夜雨落抹離; 海風冷冷吹痛胸前,漂浪的旅行; 為著女性費了半生,海面做家庭; 我的心情為你犧牲,你那抹分明; 啊~茫茫前程,港都夜雨落抹停。     佳人也在遠方的我,無法攜伴至鄰近的八斗子望幽谷(忘憂谷),悠閒地樂以忘憂,就在港都的陪伴下,與雨中朦朧的基隆嶼道再見,感謝她讓我完成踏上基隆嶼的宿願了!
  • 投書 社子島探秘

    2018.01.17 | 10:56

    社子島探秘       社子島,原是處在台北市士林區,由淡水河與基隆河交匯所形成的沖積沙洲,南端本有名為「番子溝」的基隆河分流,使社子成為一座四面環水的河中島嶼,後基隆河進行截彎取直工程,順勢填平番子溝河道,社子島自此不為島嶼,但俗稱社子島仍相沿成習流傳下來。不過因社子島地勢低窪,又兩水匯流,逢暴雨大水常傾瀉而至,造成社子島地區淹水頻仍,最終政府禁建、限建近50年,凍結的發展塵封了社子島的光陰,只剩下日趨殘破的建築及淹水的新聞偶爾提醒人們社子島的存在。       近年來因台北市府針對社子島開發方向舉行i-Voting,又讓這號稱「最不像台北的台北」成為話題焦點。某日午後,我便邀請士林好友一同探秘,搭乘公車緩慢行至社子島,車窗所及的確與台北市光鮮亮麗的印象大相逕庭,低矮的灰色樓房,不時冒出的菜園花圃櫛比鱗次,行至島內深處,巷弄越見窄小,正疑無路時竟豁然開朗,壯闊河面映入眼簾,終於抵達秘境「社子島島頭公園 」。       島頭公園的確「頭角崢嶸」,為淡水河 及基隆河雙河所夾而突出之河濱公園,並以兼作社子島環島自行車道 的堤岸與民居相隔。拾級而上,只見陽光映照河面,金黃閃爍、波光瀲灩,煞是好看,還可遠眺艷紅關渡大橋 。堤下則是芳草如茵,隨風搖曳的公園綠地。此處明明是世外桃源,遊人卻稀稀兩兩,全無台北的擁擠人潮,更驚豔的是岸邊竟也有小片珍稀紅樹林濕地,招潮蟹還於其中橫行。斜倚長椅,搭配徐徐微風,沉吟浪聲,真是一段愜意放空的午後時光。       社子島其實是天然的滯洪區,當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再度正面交鋒時,或許保有都市中難得的秘境也是一種另類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