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光陰的故事」連續劇引發相當多人對眷村庶民文化的回憶及認同,但在所謂的眷村改建政策下,幾乎已難以保存。眷村文化工作者黃洛斐在newtalk「幸福加油站-都市改革派」指出,經過80年代以來的眷村改建後,目前全國只剩下100多個村子,預期在民國102-103年可完成全國眷村改建,大部分的眷村都會在這波改建潮中消失;全國北中南東加上離島,唯有指定的5至10處村落空間可被保留下來。
眷村的出現是當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時帶了軍眷約100多萬人,產生嚴重的居住需求,於是兵民自建、日式遺舍分配以及後期的婦聯會興建,逐漸在全台形成村落。據統計,國防部已造冊的眷村有888處,加上未造冊的非列管眷村,過去全國共有約1000多處眷村。
而這些原以為只是臨時居所的眷村,而經過5、60年後,房子本身建材、格局已不符合現代生活所需,遂產生改建的需求。在1996年立法院通過「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採用合併幾個眷村集中改建的模式,再將騰空出來的土地及興建後多出來的戶數,售出作為推動興建費用。可是由於當年立法倉促並無考量改建策略,幾個眷村聯合搬入集體建築,因需抽籤入住而打破人際網絡。黃洛斐說,甚至有老人家從平面搬至高樓,難以適應,一兩個月後即過世。
談到眷村文化保存對台灣的文化意義,黃洛斐亦指出,眷村生活文化來自於跟軍隊的關係,隨著第2、3代已脫離軍隊生活,與第1代的記憶不同,保存眷村文化本身也有其爭議性。她認為保存的目的在於多元文化交融的重要,眷村生活因不同族群而慢慢撞擊出的世代文化、庶民記憶,譬如美食、語言、社群空間等,透過空間保存其脈絡,在地文化才可被看見。
黃洛斐認為,目前眷村保存面臨的困難有90年代就有的土地權屬複雜等問題,導致地方政府與地主國防部形成僵持的局面;她認為實體保存一定要從眷改條例著手,讓地方政府獲得土地與建築,才可進行實質的空間保存。以及,黃洛斐更強調保存眷村最大的問題還是長期的文化政策,目前地方政府只做物質空間的規劃與政策想像,可是對於歷史記憶、第1代居民高齡化等生命消逝的現況,並無做到實質上的軟性調查,這是相當大的文化缺憾。
OURs都市改革組織理事彭揚凱也指出,眷村不只是改建問題,改建後騰出的大量用地也值得關注,像本周五(10日)行政院「國有土地清理活化督導小組」將討論標售眷村改建土地案,估計全國將有14處約23公頃由國防部釋出的眷改土地進行標售。彭揚凱認為,過去提供做為解決軍眷居住需求的土地,未來也需替新一波因高房價而無法有居住權利的人設想。除了想辦法保存文化,騰空出來的土地,政府是否在居住需求上也有新的用途與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