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夢市集」去年搬新家後,確立了全新的事業核心價格,聚焦娛樂科技領域,為台灣新創提供更深入的加速器服務,持續與台灣新創團隊一起創夢,一同打造台灣規模最大的娛樂新創生態系。 2017年成立的「創夢實驗室」每半年招募一次,每次邀請十二家新創公司加入,成立至今,已連結超過 200 家新創公司,其產品與服務橫跨遊戲、社交、影音、大數據、圖像渲染技術、翻轉教育以及商業服務等領域。 這個台灣規模最大的娛樂新創生態系的大水池裡,究竟都滋養出了什麼新種子?開出了的什麼芬芳花朵?就讓《新頭殼》為您一一解夢吧!

敢追風口,面對陌生市場無所懼

連續兩次的成功使越來越多人開始對「有病制作」感興趣,一位桌遊設計師因此主動聯繫哈利菠菜,提議一起推出桌遊作品。然而,一開始他對於這個提案抱持相當的保留態度:「我一開始其實很排斥,覺得這個提案我一定不會碰,因為我根本不懂桌遊啊!」

挑戰未知的慾望最終勝過排斥感,在私下做了深度市場研究,並與設計師多次討論後,哈利菠菜發現 2017 年正好是桌遊募資的熱點,若能把握這一波機會,或許可以藉由桌遊產品擴大過去用手機遊戲累積來的用戶,讓更多人認識有病制作。

2017 年 4 月有病制作再次以群眾募資的方式匯集資金,推出第三款產品:《我滿懷業障的有病桌遊》。原先只想著「不賠就好」,沒想到集資金額又成功突破百萬,遊戲至今也賣出超過四千套。哈利菠菜成功向陌生的桌遊市場做了一個印象深刻的自我介紹,不僅讓更多桌遊玩家認識有病制作,也帶動用戶回頭下載過去的手機遊戲,甚至購買周邊商品。

「這是我第一次跨界,而且是跨這麼大一個界。投入桌遊當然是冒險,但我能怎麼樣?就是研究,然後相信我的團隊啊。不是都不擔心、不怕 delay或是失敗,有可能啊,但是擔心又怎麼樣。倒不如準備好了就做,把自己準備到一百分後跳進市場還比較有可能碰到更多機會。」

從創作者到創業家:在創夢實驗室學到的思維

嘗到連續三次的成功果實後,哈利菠菜的野心變得更大,決定用一款市面上沒有出現過的產品來擴大「有病」的世界觀,該款產品即是《我滿懷奇遇的有病日常》,一款結合輕小說與廣播劇的複合式創作。

有病制作大膽嘗試結合輕小說與廣播劇的複合創作|圖片來源:有病制作

同一時間,他從朋友得知創夢市集推出專注在娛樂科技領域的新創加速器:「創夢實驗室」,除了看準創夢市集背後的股東人脈可為他帶來更多資源與業務機會,他也希望透過加速器提供的課程與諮詢,讓有病制作的商業模式更完整。

「創夢實驗室真的有幫我取得關鍵資源。例如,做小說、廣播劇的過程中,我透過創夢聯繫到非常想要的配音合作 — — 盛竹如,如果沒有創夢,我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找到聯繫窗口。」

然而,哈利菠菜認為在這個過程中更有價的是補足了他欠缺的商業思維。他自白,過去開發商品都偏好「短打」策略,但因為接連的成功,讓他不斷想要「複製貼上」。加入創夢實驗室之後,他才認知到一間公司、甚至一個品牌的營運應該要有全面的規劃,包含客戶維繫、市場行銷,甚至經營通路,而非只有游擊戰。

「加入創夢實驗室最大的收穫其實是磨練我的商業思考,尤其是來自副總經理李易鴻( Manny)的意見。他總是可以很直接、很銳利地看出一個公司營運不足的地方。Manny 已經不只一次告訴我,我們(有病制作)最大的問題就是只追著短期產品跑,沒有長遠的規劃。如果再繼續維持原樣,那我們不能、也不會長大。」

延伸閱讀:

創夢實驗室》有病制作創辦人「哈利菠菜」:從有病的創作者成為有才的創業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