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網今(23)日報導,近日,在一場主題為「島內局勢再觀察」的第22期「金臺沙龍」研討會中,數名「港臺腔」網友也現場參加了相關活動,並向與會專家進行提問。

自問自答  統戰宣傳意味不言而喻

但整篇報導除配上一張我總統蔡英文和閣揆賴清德的資料照片,以及「民進黨當局」圖說外,既無會議現場或與會人士照片,也淪為「自問自答」,統戰宣傳意味不言而喻。但作為主要官媒,全文自然可透露出北京的政治風向,仍有參考價值。

報導指出,會場有網友提問:國民黨執政八年,只損失1個邦交國,民進黨上臺兩年已經損失3個邦交國。輿論上有聲音認為,民進黨執政似乎更「有利於」兩岸統一,不知專家怎麼看這種觀點?

即便臺灣沒有「邦交國」 難道就意味著統一了嗎?

「專家」答稱:看待兩岸關係不能僅從「邦交國」的角度思考。實現兩岸完全統一,臺灣也就不存在「邦交國」的問題。臺灣現在有19個「邦交國」,即便按照現在兩年掉三個的速度,全部掉光也要十多年的時間,何談「有利於」兩岸統一? 再說,即便臺灣沒有「邦交國」,難道就意味著兩岸統一了嗎?

一些網友認為民進黨執政「有利於」兩岸統一,恐怕想到的更多是兩岸對抗加劇,最終導致大陸不得不採取非和平的手段解決臺灣問題。但這種想法存在幾個誤區。

報導引述這位「專家」的話稱,「首先是過分看重了島內政局變化。 當前兩岸關係主導權牢牢掌握在大陸手中,要堅持既定的對臺大政方針,適時推進祖國的完全統一大業」,「以我為主塑造兩岸關係,而不是被島內政局變化牽著走」。

民進黨執政不利和平統一  對抗只會背離兩岸一家親

其次是漠視了兩岸一家親的情感紐帶 。「專家」指出,「民進黨執政會加深兩岸民間隔閡,不利於兩岸心靈契合、和平統一。兩岸對抗只會傷害兩岸民眾情感,背離兩岸一家親,也不利於統一後的治理」。

另外是忽略了臺灣問題背後的美國因素。「兩岸對抗加劇甚至引發軍事衝突,中美對抗升級的可能性也會增高」。 「專家」認為,大陸在遏制「臺獨」的過程中,美國先後通過「國防授權法」、「與臺灣交往法(臺灣旅行法)」、對臺軍售等,都是值得警惕的現象。

無論哪一黨執政  沒有實力支撐  兩岸統一終究是空談

報導稱,無論是國民黨執政還是民進黨執政,首先應該從國家發展戰略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臺獨」對抗會消耗大陸的資源,同時也會加劇臺灣的衰落。臺灣問題要服從國家的發展戰略,「國家的發展為解決臺灣問題不斷創造有利條件,而不能讓臺灣問題綁架國家發展」。

總結來看,報導強調,當前,大陸「高壓遏獨、融合促統」正取得顯著成果,以惠及臺灣同胞的31項措施為先導,大陸正在推進兩岸經濟社會文化交流,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程序中逐步實現兩岸統一。說到底,「兩岸統一終究還是要看大陸自身實力的增長,沒有實力支撐,兩岸統一終究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