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在520屆滿執政兩周年,回首民進黨和改革團體、人士在這段時間的競合關係卻愈來愈微妙,蔡政府將民調低落歸咎於「改革必定會帶來反彈」,但外界的看法又是如何?為此,《新頭殼》企劃專訪了獨派、人權、兒少、土地、勞權、同婚、社運和原住民等專業領域的代表性人物,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蔡英文總統執政即將在520滿兩週年,但在對於台灣兒少環境改革的政策部份,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秘書長葉大華說,「我打的成績頂多6、70分,無法再多了。」因為突破很有限,很多政策「不接地氣」,都還是要用金錢補貼,而沒有改善基本的問題,而且可能因為蔡政府急於解決少子化的緣故,對於國高中的青少年環境幾乎沒有提出具體的改革方案。不過,以政委唐鳳成立的政策提案平台為例,葉大華也肯定,蔡英文至少是個願意讓大家參政、議政的總統。 

葉大華說,在兒少的部份,蔡政府做得最明顯的是「催生率」和因為小燈泡的隨機殺人事件而意欲建立的「社會安全網」,她肯定人口就是國力,友善的育兒環境也很重要,但是,「養育」比「生育」的問題更大,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除了安全的成長外,國、高中的基本國民教育環境是政府無法不面對的課題,但現在的情況是仍然得不到如高教(大學及以上)的重視。

葉大華援引日前有人在政府提案平台談究竟需不需要上第8堂課的問題,但反對的幾乎都是家長團體,因為一旦不上第8節課,小孩根本無處可去,在長工時的台灣社會,家長也無法接小孩,但大家都忘了社區可以扮演的角色,難道政院的兒推小組不能在各個社區用鼓勵的方式創造出一個FOR青少年的空間嗎?以致青少年只能被推往「負面」發展,才會導致一個「暴力對待」的社會。

至於日前蔡政府提出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蔡英文建議高中生真正考慮到大學教育對未來生涯的關聯性,台灣的人才可以出去磨練自己,但終究要回到台灣,也希望世界上很多人認為台灣是個充滿機會、成就夢想的地方。該方案讓葉大華覺得「沒有接地氣」,只是在打高空,明明現在還有很多資源是放在高教上,如何叫心性和定性都還沒穩定下來的18歲高中生就能入職場、知道自己的未來要什麼?充滿舊官僚思維。

不過,最終葉大華對於蔡英文還是有些肯定的,她認為蔡太急著做一些政策,以致在公眾溝通和政策溝通上沒有做得很完善,但至少她願意讓公民以提案平台的方式提供意見參政、議政,能夠活化政策,但她也再次呼籲蔡政府能讓年輕人有更多發聲的管道,例如投票門檻降低為18歲的議題,就不該有所退讓,像日本安倍首相都感受到這個趨勢,在5年內進行了許多改革,包括教育公共化、不應該讓年輕人揹學貸等議題,台灣實在不應該再落人後。

葉大華最後還舉了新竹市長林智堅的例子,認為應該讓年輕世代和社會多溝通、多交流,多從年輕人的角度思考。而且民進黨智庫也應該適時發揮功能,在公共政策方面提供中道力量,民進黨才有可能長久執政,創造「社會共好」的未來。

延伸閱讀:

檢視蔡政府成績單系列一》林濁水:蔡英文改革走在社會後面太多

檢視蔡政府成績單系列二》辜寬敏:6月不再當資政 盼小英只做1任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