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美國外交政策何去何從?全世界都張大眼在看。川普的國安外交團隊尚未組成,有多大程度會延續或者改變歐巴馬總統現行國安外交、甚至經貿戰略也言之甚早。但短視、淺碟的台灣媒體以及政治算計為先的在野國民黨,就先替川普定調,說美國未來會撤兵亞洲、否決「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重回孤立主義,然後據此批評蔡英文政府押錯寶、選錯邊。

外交關係動轍被泛政治化固然是台灣民主的悲哀,但與其僅從台灣或者亞洲的角度來看川普政府未來亞太政策變或不變,更嚴肅的角度是從川普在其他地區的政策會否出現改變,才能精準判斷美國新政府的外交施政重心。

2008年歐巴馬競選時就宣布從中東伊拉克撤軍,主因是其前任的小布希政府高舉「反恐」大旗進軍伊拉克。美軍深陷中東戰場泥淖,加上在伊拉克並未發現小布希政府聲稱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美國選民厭戰、反戰氣氛高漲,歐巴馬趁勢而起,訴求美國外交應尋求透過結盟與協商來解決衝突。「歐巴馬」主義另一核心主旨是和解,所以他和伊朗達成限制核武發展協議、與古巴恢復邦交、解除對越南、緬甸的武器管制和經濟制裁,歐巴馬甚至親赴日本廣島,藉由二戰核爆歷史呼籲和解。最重要的是,他在亞洲推動TPP作為制衡中國霸權崛起的集體手段,同時支持日本安倍政府強化自我防衛、規劃在韓國部署「薩德級」先進飛彈防禦系統以嚇阻朝鮮軍事蠢動、在南海力挺菲律賓對抗中國在島嶼的填海造陸。

這些以亞太為重心的外交施政成果毀譽參半,甚至在歐巴馬任期末期出現新的變數,包括菲律賓新總統杜特地在南海採取和前任艾奎諾三世不同立場、韓國總統朴槿惠身陷「閨密門」醜聞面臨下台危機,以及川普的當選。

川普在競選期間明確反對TPP,在對外貿易上採取較為保護主義立場,歐巴馬也放棄在卸任前爭取國會批准TPP,交由川普政府決定。但川普究竟會全盤棄守TPP,還是重啓談判仍在未定之天,畢竟要考慮的還有美國的國際信用,以及中國會否坐收漁翁之利。

「美國撤出亞洲」的説法更是荒誕。歐巴馬上任後2年才完成自伊拉克撤軍,將軍事部署重心「轉向亞洲」。後來「伊斯蘭國」(IS)乘隙而起,歐巴馬仍堅持不派出地面部隊,只依賴空襲和特種部隊作戰。換言之,若川普真要將美軍撤出亞洲,必須有新的戰略目標,才有所謂軍力重心的調整。除非川普決定將重心移回中東的伊拉克或敘利亞,全力圍剿IS,否則就沒有所謂「撤出亞洲」的可能,更遑論大規模軍力調度至少需一年半載。川普拉高談判籌碼,要日本、韓國負擔全部美軍駐守費用,除了向支持者交代,也是要安全同盟表態。台灣比較要注意的是在此一「自付保護費」的思維下,可能影響的是未來美國對台軍售,這也是共和黨傳統上較有興趣的議題。

總之,川普新政府組成之前,對全球、對亞洲、對台灣都出現若干變數。除了密切建立與川普未來可能亞太事務國安團隊關係之外,就是做好自力更生準備。

(圖: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作者:端木雲(旅居海外多年,曾從事國際新聞編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