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初,德國最大能源集團E.ON的總裁泰森(Johannes Teyssen),在柏林臨時召開的記者會上,談到集團連年虧損的核心業務時,語調意外地平靜,讓在場的各國媒體面面相覷:「說真的,我不知道,靠傳統能源還能賺多少錢」。

幾天前,這家年營收逾4兆台幣的跨國能源巨擘才突然宣布,短期內將成立一家新公司,把核電、火力、天然氣等「傳統」業務分割出去,未來只專心經營再生能源、智慧型電網、和電池等「能源新世界」的產品和服務。

E.ON的業務遍佈歐洲、北美、和巴西,股權分散世界各地,一舉一動都是同業的指標。分割的消息一傳出,震撼全球的能源業。

從主要國家的趨勢來看,燃煤發電是霧霾污染和氣候暖化的元兇,核電產生的核廢料棘手難解,兩者退場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反之,以綠電為主體的低碳價值鏈,才是能源業未來的主要獲利來源,這也正是泰森口中的「能源新世界」。

德國媒體因此開玩笑說,這兩家分割後各自獨立的公司應該叫做「E.OFF」和「E.ON」;前者手上只有骯髒的煤電和討厭的核電,利潤和風險在接下來幾十年都難以評估,簡直和前幾年金融危機時,用來處理毒資產的「壞帳銀行」(Bad Bank)沒什麼兩樣。

◆迷信核煤低估綠電

在全球重量級的能源集團當中,E.ON勇敢跨出第一步,大刀闊斧甩掉傳統能源的包袱,在投資人的眼裡是激進、卻非常有遠見的決定。E.ON和RWE、Vattenfall、EnBW四家公司,原本是壟斷德國電力供應的四大集團,不過獲利和市場佔有率,卻在近年大幅縮水。

排名前兩名的E.ON和RWE,最近5年股價的跌幅都超過三分之二,去年各虧損了1千億台幣;RWE的總裁特利烏姆(Peter Terium),兩個月前甚至在股東大會上坦言,「日子接下來還會更壞」。

歐洲的電力市場,早在1990年代末就邁向自由化。E.ON和RWE雖然是上市公司,但前身和台電一樣是政府經營的公用事業,火力發電和核電加起來都超過發電量的9成。在德國媒體的眼中,E.ON和RWE等大型電力公司顯然過於迷信核電和煤電,沒有跟上民意和市場的腳步,才會陷入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

一、綠電比重不宜過高

傳統電力公司迷信大電廠,多年來一再警告風力和太陽能的技術不成熟,比重過高的話會影響電力供應,造成產業外移。「長期來看,太陽、水、風力等再生能源,最多只能滿足全國電力需求的4%」,這是1990年代,德國各大電力公司在報紙登廣告的訴求。

電力公司當年的預言,如今證明是嚴重誤判。從全年加總來看,德國電網容納的綠電量已經接近3成,電力供應依然穩定,德國的製造業不僅沒有大量出走,貿易順差還超越中國和美國。可見靠天吃飯的間歇性能源,並不一定會影響供電的穩定。

二、不信廢核能成功

德國的核電廠與台灣一樣,先後在1970至80年代啟用。當年的興建成本歷經數十年的攤提,現在每發一度電就賺一度,不僅造成核電便宜的假象,也成了電力公司的搖錢樹;E.ON每年發的電,就有一半來自核電廠。

雖然以反核為訴求的綠黨政府,早在2000年就與業者就廢核的時間表達成共識,但多年來電力公司仍大肆宣傳核電便宜、減碳、和穩定供電的好處,警告大眾「沒有核電電價就會上漲」、「不排除缺電可能性」。以工商團體和發電業為首的利益團體,終於抓住政黨輪替的機會,在2010年成功施壓政府讓核電廠延役。

沒有想到日本的福島,竟在次年發生震驚全球的嚴重事故,總理梅克爾迫於高漲的反核民意,只好宣佈提早在2022年完成非核家園。從此核電廠不僅無法延役,還被迫在運轉年限還沒屆滿前就關閉,對電力公司來說是一大損失。

三、高估用電量

電力公司斷言,用電量一定與經濟成長成正比,並按此規劃新的發電機組,施壓政府要求核電廠延役,後來也被證明是自打嘴巴,造成機組投資過剩。

自從綠黨上台,從2000年開始對汽油和電力開徵能源稅,並用優惠貸款、強制標示、和嚴格的能耗標準等手段,多管齊下提升建築、家用電器、和工業生產的能源使用效率後,德國的用電量就逐漸與經濟發展脫鉤。

以過去10年為例,德國的經濟至少擴張了10%,用電量卻比10年前還低。不僅製造業累積豐富的節能技術和經驗,全民也充分意識到自己所用的每一度電的環境成本,養成省電的習慣。官方多年來琅琅上口的政策宣傳果然奏效:「最便宜和對地球氣候最友善的電,就是不用的電」。

四、不願面對地球暖化

褐煤是德國唯一能自給自足的化石能源,德國經濟仰賴褐煤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然而,燃燒褐煤的火力發電廠,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公認是地球暖化的主因。

最遲在1980年代末,氣候變遷的問題就在歐洲浮上檯面,不過電力公司長年以來卻置之不理。發的電有一半來自褐煤、本身也經營礦場的RWE,幾年前還宣稱,氣候變遷的風險「既不具體也沒有急迫性」,打算擴充火力發電的機組。不過近年來,隨著科學家陸續提出冰河融化等證據,本身也是碳排大戶的電力公司,再也無法隱瞞暖化的嚴重性。

歐盟早在10年前,就率全球之先建立碳交易的機制,管制碳排放的總量,希望在2030年前,達成碳排較1990年減少40%的目標。身為歐盟能源政策的龍頭,德國的野心更大,打算在2020年前就達陣,因此政府正準備徵收碳排稅,迫使電力公司關掉老舊的火力發電廠。

五、抗拒綠電延誤投資

核電廠和火力發電廠一旦裝填燃料,就得24小時滿載發電才划算,難免把發電量隨天候波動、和單一設備輸出遠不及傳統電廠的再生能源當成「丑角」。RWE的總裁幾年前就曾公開表示,「在德國用太陽能發電,就像在阿拉斯加種鳳梨」,認為像德國這樣日照不足的溫帶國家,發展太陽能的效益不高。

但在綠電保證收購價的激勵、和民眾自給自足意願的驅動下,全國的地方政府、中小企業、農民、和金融業者,競相投入再生能源,瓜分發電的利潤。規模經濟帶動成本下滑,德國目前陸域風力的發電成本,已經與火力發電相當。

傳統電力公司低估綠電成本下滑的速度,延誤開發的進度,可以從E.ON和RWE的再生能源,分別只佔年發電量的8%和1%,就可以看得出來。

◆被傳統電力自縛手腳

「我在E.ON工作了26年,看到世界變得這麼快,我也很掙扎;這幾年,我一直在想,我們會不會被自已的DNA綁住而自縛手腳?」泰森在記者會上,難掩傳統電力公司面對能源轉型的矛盾,董事會和高階主管為了是否分割,在內部討論了一整年。

「我們到世界各地觀察後發現,不只德國,連加州、澳洲、加拿大、和法國的電力結構都在轉型,再生能源和數位化帶來的創新,基本上已經顛覆了全球的電力市場;現在連Google都跨足電業,傳統電力公司的商業模式,已經無法因應環境的快速變化」,泰森坦承。

E.ON的主管在長考後得到的結論是,傳統電力和綠電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兩者原本就不相容:前者一切的努力是為了維持系統的供電安全,談的離不開基載電力,也就是不間斷發電的核電和煤電,以及集中的大型機組;相較之下,後者多是分散各地的小型、乃至微型的設備,發的電隨日照和風速變動,講究的是積少成多和動態的平衡。

「傳統電力和再生能源的經營,需要截然不同的能力:前者把供電穩定當成教條,要求嚴謹而且全面的系統性思考;後者則完全客戶導向,腦袋要靈活,動作要快,」泰森說。

既然傳統電力的思維,在公司經營核電和煤電數十年後,已經在企業文化根深蒂固,分割後重新出發,讓兩家公司專心經營各自的領域,就是非走不可的路。

「延續近年趨勢,全球能源業的投資,未來將集中在再生能源和智慧型電網,我們得加快腳步,」泰森信心滿滿地說。

作者:林育立(現居柏林的資深媒體人)

(編按,旅居德國多年的作者林育立在新頭殼網站推出【德國能源轉型系列報導】,此篇為系列的第六篇上集。)

德國最大能源集團E.ON總裁泰森:「全球能源業的投資,未來將集中在再生能源和智慧型電網,我們得加快腳步」。圖:E.ON提供   

德國的碳排量逐年降低,但佔大宗的能源部門(淺藍)近年卻不降反升,政府正計畫施壓電力公司關閉老舊的火力發電廠,希望在2020年達成全國碳排較1990年減少40%的目標。圖:德國聯邦經濟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