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堅實的後援Ⅲ

「我願意背負所有罵名」

沒學過新聞的羅昌平,像個勤奮的學生要補回課程。接下來幾年間他揭露過郴州官場腐敗、北京副市長地產尋租、青島市委書記和他的情婦,以及讓藥監局長被雙規,「註定為新聞而生」是《南方週末》前主編江藝平對他的評價。羅昌平也是胡舒立看重的記者之一,讓他擔任法制組召集人、為他的《遞罪》作序,稱他身上有「不少新聞人淡忘的正義感和責任感。」

「他是個特立獨行的人」羅昌平以前的同事,《紐約時報》中文網總編輯曹海麗是這樣形容他。三年多前,《財經》主編胡舒立與投資方「聯辦」談判未果,決意帶整個採編團隊另立門戶。羅昌平永遠記得那天,胡舒立說服《財經》172人中的127人另起爐灶,包括前台保安,他原本也是其中一人,但在最後關頭,他變掛了。

很多人不解他的決定,時隔多年,他才坦實:分裂的導火線,從《再問央視大火》的稿子埋下,因這組稿件完成後,胡舒立遲遲按住不發。

為什麼央視這麼敏感?揭露這麼多高層貪腐的胡舒立在怕什麼?

央視的特殊地位,在中國傳媒界享有「收支兩條線」的財政特許,每年廣告收入只需上繳一定金額給中央,其餘可以自己留用,十多年來,央視每年廣告標王金額不斷突破,羨煞不少傳媒集團。

但真正敏感的是「央視是宣傳部的錢袋子。」羅昌平一字字說出高敏感的原因,你打上海社保案,除非宣傳部官員跟陳良宇同派系,否則跟他無關,但你要打央視,那有太大關係了。就算胡舒立,也不想冒這風險。

羅昌平問了《財經》老闆王波明,央視的稿子能發表嗎?他答應的爽快,接著,就該羅昌平苦惱了。反覆考慮後,他決定留守《財經》,因為「這是我確定能發此稿的唯一渠道,」他聽過許多輿論,卻無意辯駁,「只要稿子能發出來,我願意背負所有罵名。」

「他不依賴對某個人的忠誠」曹海麗觀察這位老同事後說。羅昌平也承認,這次「分家」讓他思考很多,他把自己定位成獨立的調查記者,而且他指的「獨立」是「雙重獨立」,不僅《財經》能相對獨立於資方、獨立於政府,他自己也要能獨立於《財經》,「我不能被組織的利益綁架」他對我說。

有個他不曾說的祕密,〈再問央視大火〉讓他看見潰爛的社會裡,權力與暴力走得多近。

報導發表後,有人撥了他私人的電話,說:「已經斷了我們的財路,小心你的命。」對此他非常生氣。我問他怕嗎?回答的聲音不大,低沈的嗓音應來自丹田:「不怕,我相信,目前中國的狀況主要是封鎖稿子,還沒有惡劣到要記者生命。」他用一貫樂觀的口吻向我這個常誇大危險的「局外人」解釋。

扛住壓力

留下重建廢墟其實更難。他還記得胡舒立說過的「新聞是易碎品,而好記者一生的追求,正是讓新聞不碎」,他知道自己必須擔起責任,讓更多新聞在他手中,完整地、合法地出版,因為「接力棒已經傳到我們手裡了」。

在他職業生涯中,與警察交鋒的經驗不多。2010年9月20日傍晚,四名警察氣沖沖地闖進《財經》辦公室,要求帶走〈安元鼎保安公司專職截訪〉的記者譚翊飛,不過警察造訪時,譚本人在印度旅行。儘管羅昌平是這組報導的核發者,但畢竟不是自己採訪。

幸好,為了規避風險,《財經》內部早建立獨特的memo制度。每次開始新的調查報導前,羅昌平會用Gmail給所有參與人發一封信件,主題是類似「央視大火調查」的簡單名字,然後要求每位記者在採訪後,必須把見過的爆料者姓名、談話內容,以及書證、錄音等,全部夾帶檔案寄送給主管編輯、副主編、主編。

「memo制度起了一定作用」,他先前不清楚每個細節,就用memo制度查,當晚凌晨一點,他去見警察做筆錄,交代詳細的報導過程,直到次日十一點,才離開警局。臨走前警察當面嗆說,我知道你家住在XX家園XX樓X單元,讓他覺得好氣又好笑。

他扛住了,就像當年《南方都市報》總編輯程益中為記者陳峰、王雷扛住壓力,刊發了〈被收容者孫志剛之死〉一樣,他明白自己更靠近崇拜的新聞前輩一些,「我們顯然低估了像程益中這類人」,尚未制度化的新聞環境,其實得靠這些理想的主編為記者「扛起很大一片」。

幾年間,自他手中發出〈公共裙帶〉、〈中國式收購〉、〈走出馬三家〉等多篇揭黑報導,他是中國新聞業少數的「80後」高管,是唯一四次獲得《南方週末》年度傳媒致敬的記者,也是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為最值得關注的中國媒體人。

「名聲是可以變現的」,袁凌觀察調查記者的轉型後說,但他清楚羅昌平不是這種人。對羅昌平來說,他的目標從來都是「讓更多好稿子發表出來」,只不過他的角色變了,但他很高興有這層轉變,可以做到從前記者身分做不到的事-保護記者,「所有壓力基本上我能扛的,就要扛下來,不能壓在記者身上,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

他在〈走出馬三家〉報導出刊後,曾傳短信告訴袁凌,如果有人找上門,不要跟他們走,有事情隨時跟他聯繫。就像他在微博實名舉報前發改委劉鐵男後,《財經》主編法滿在聽不清的電話中和他說的:「其他的我都不關心,我現在唯一關心的是你的安全。」

調查記者的溫柔,是一口濃烈的二鍋頭,咽在喉頭苦澀,吞下後暖胃。

(編按:本專題與新頭殼平台合作,連載中國調查記者故事,每週三四五刊登,共九篇。企盼提供讀者更寬闊的視野,了解這群在監控之城下仍奮力寫作的「調查記者」。)

作者:簡永達(台大新聞所碩士)

延伸閱讀:

調查報導1-主管如何為記者扛下壓力?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49787

調查報導2 發刊的博奕 --中國媒體人的突圍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4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