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最近公布2份民調,第一份是民眾對於統獨位置的認知;第二份則是民眾對於中國政策的態度。其中,第一份是調查統獨光譜的認知,0分是統一、10分是獨立,由民眾從自己評估自己的統獨立場的位置、民進黨位置到國民黨位置。結果所有民眾自評的平均是6.2分;評民進黨是6.9分;評國民黨則是3.3分。也就是多數民眾的統獨位置離民進黨的偏獨比較近,而與國民黨的偏統距離較遠。但在第二份裡,對於兩岸政策,民進黨則是以1:6項的政策慘輸了國民黨。對此,民進黨解釋他們贏了價值,輸了政策。
但在第一份調查裡,沒有對外透露的細部分析,則更有趣。在自我評估部分,泛綠的平均分數是7.4分、泛藍是5.2分;而泛綠民眾評估民進黨是7.2分,泛藍民眾評估國民黨是4.1分。也就是泛綠民眾(7.4)比他們認為的民進黨(7.2)更獨;而泛藍民眾(5.2)比他們認為的國民黨(4.1)更不統。
這也說明所謂民進黨要轉型的困難。如果民進黨要更不獨,那勢必拉大跟他的支持者統獨位置的距離;同樣的,國民黨如果要往中間或獨的方向靠攏,則可能縮小跟他自己支持者位置的距離。同時,國民黨背離他的支持者光譜達到1.1分,比起民進黨的0.2分來得更大。
如果政黨是為了反映出他們支持者的立場,看得出民進黨比起他們支持者的距離稍短;而國民黨比起他們支持者則更遠;這也是國民黨常給外界一種被少數急統派掌握的的心理基礎。
那藍綠支持者又如何看待另外一個陣營的政黨。泛藍的民眾評估民進黨是6.9分,跟泛綠民眾認為的7.2分,差距是0.3分;相反的泛綠的民眾看待國民黨則是2.4分,跟泛藍認為的4.1分,差距則達1.7分。換句話說,泛藍、泛綠看民進黨的統獨看法差距有限;但看國民黨時,則泛綠民眾比起泛藍支持者而言,更認為國民黨是個傾統的政黨。這也說明,泛綠支持者裡為何對於國民黨存有強烈的急統憂慮。
進一步看,在0分作為最統的光譜裡,就有高達1/4(25.6%)的泛綠支持者認為國民黨是急統;但卻僅有5.2%泛藍支持者持這樣看法;這也是為什麼部分的泛綠的支持者容易接受國民黨賣台的指控。
在統獨作為政黨動員的角度看,泛綠民眾(7.4)看國民黨(2.4),差距達5分;而泛藍的民眾(5.2)看民進黨(6.9)差距僅1.7分,甚至比他們看國民黨(4.1)的差距1分僅多個0.6分。也就是泛綠民眾在心理上,容易從統獨對立(5.2分的差距)去反對國民黨的傾中;而泛藍民眾在心理上,比較不容易因為民進黨的台獨立場,被動員起來反對。這也大概可以說明,為何在2004年總統大選時,即便當時統獨位置平均僅5.7分左右,總統陳水扁啟動防衛性公投能幫他贏得大選,並有超過他得票100萬的選民願意去領票的原因。
換句話說,民進黨在統獨議題上是主流,或起碼不會被泛藍選民所強烈排斥。而民進黨如果要調整他的統獨光譜,往中間靠,只會離他的選民越來越遠。就政黨本應反映出他的選民立場而言,民進黨已經比他的支持者還不獨了,再往中間靠,反彈則會越大。從這個角度看,也可以看得出為什麼謝長廷的主張,在泛綠選民裡不受歡迎的原因。
但民進黨的第二份民調關於兩黨的中國政策,民進黨在多項指標裡,以1:6的差距慘輸給國民黨,其中在綜合問「請問您比較支持哪一個政黨與中國交流態度時」時,國民黨獲得了45.7%,勝過了民進黨的31.4%。民進黨的解釋是贏了(統獨)價值輸了(中國)態度/政策。
這種情形看似怪異,但並非不常見。舉例來說,在黨產議題、轉型正義上,民眾多數都支持應該處理;但民進黨每每發動這個議題時,卻未必能獲得社會強烈的支持。原因就是在民眾一定程度上認為,民進黨的作法只是基於自己的利益,進行政治操作罷了。
換句話說,回到根本的問題是,民進黨輸掉的其實是誠信/信任的問題。也就是,如果民進黨想要透過政策的調整改變與中國的互動關係,要問的核心問題是,這個調整背後有無核心的價值,有無一致的理念,否則改來改去,不僅輸去價值,還更可能輸去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