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明報》週三(5日)的報導,美國華裔科學家何大一的團隊,已經研究出一種可能足以被用來預防愛滋病的新型藥物;何大一表示,此種藥物的藥效約為3至4個月,據信將能夠成為研發出愛滋病疫苗前的過渡方案。

報導指出,何大一稱,此藥物名為GSK744LA,雖然尚未進行人體臨床實驗,但已在8隻實驗獼猴身上展現明顯成效。

據《紐約時報》(NYT)報導,在為期8週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分別在實驗的初始階段和第4週對8隻獼猴的肌肉注射GSK744LA,然後再以與人類愛滋病毒相似的「人猴嵌合免疫缺陷病毒」(SHIV)攻擊獼猴,每週攻擊1次。實驗結束後,研究人員發現8隻獼猴都安然無恙,並未有感染跡象,而作為對照組的其他8隻獼猴,從頭到尾並未注射GSK744LA,牠們通常在2週內受到SHIV感染,最後則全數感染。

何大一表示,該藥效果大約可在獼猴體內維持5到10週的藥效,估計在人體內作用可達3到4個月,而研究人員根據實驗結果推估,人類如果每季注射1次,將能夠對愛滋病高危險群產生有效的病毒抵禦作用,大舉降低罹患愛滋病的風險。

但何大一也坦承,這種治療只能稱為預防性投藥,並不等同於疫苗,目前距離研發出愛滋病疫苗仍有非常遙遠的路要走。但何大一稱,他們研發出的藥物將能夠作為成功研製出愛滋病疫苗前的一種過渡方案,且朝愛滋病疫苗研發目標推進了一大步。

《中央社》引述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愛滋病專家艾爾薩德(Wafaa El-Sadr)的話表示,初步的人體試驗將在今年底展開,但更大型的人體試驗可能還要等好幾年。

《明報》表示,何大一的這項研究已在波士頓的一個愛滋病會議「反轉錄病毒與機會性感染年會」(Conference on Retroviruses and OpportunisticInfections)上公佈,並已在3月4日於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發表。

何大一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愛滋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科學家之一,也是首先闡明愛滋病病毒複製多樣性的科學家之一,其先前發明的雞尾酒療法有效降低了愛滋病患者的死亡率,於1996年獲美國《時代》(Times)評選為當年對世界最具有影響力的年度風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