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新系組成的「台灣新社會智庫」今(30)日發表「覺醒:台灣、香港的公民力量」。學運出生的台北市議員周威佑表示,這一波公民運動裡,政黨可能僅因為茅頭對準國民黨而積極介入,但他反省說,民進黨真的認同社運背後的價值嗎?

新社會智庫邀請20多位台灣、香港年輕學生與學者,就兩地新的公民力量發表文章,集結成新書。受邀致詞的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指出,香港對她來說,是感覺很近又很遠的地方。90年代大家期待「一國」是虛的,「兩制」是實的。但現在,「一國」是越來越實質化,「兩制」是越來越虛化。制度或許可以50年不變,但整個環境開始轉變了,中國的因素大量地進入香港。而香港原來英國的因素相對遞減中,香港正一步一步的走向中國。

蔡英文說,台灣的社會力在下一階段必須扮演重要的角色,也看到台灣公民團體的崛起。她認為,社會運動是喚起公民意識的覺醒。現在公民團體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將已經醒覺得公民意識組織起來,變成一個力量的來源,否則僅是各自的主張,沒辦法改變這個社會。

對於政黨的角色,蔡英文說,也發生改變了。以前街頭運動是民進黨主導;但當街頭運動由公民運動主導時,民進黨的角色在哪裡?政黨也面臨了她自己要調整角色的需求。「當她的角色在街頭弱化時候,應該去發展的是如何去解決現實與理想落差的問題」。政黨也必須發展出一套解決社會衝突的能力。如何跟社會力結合,解決社會問題。

蔡英文說,香港與台灣共同面對強大、外部的中國因素,如果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公民社會,任何政黨、政治人物是沒辦法面對中國因素的。

解嚴後出生的台大法研所學生黃守達則表示,台灣的社運圈普遍不信任政治圈;台灣的政治圈也普遍不理解社運圈。「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道」,長期來說,這是不健康的。他目前沒有答案,但相信社運圈與社運圈都在思考這個狀況。

而早年學運出身的台北市議員周威佑則說,在這一波社會運動中,他自己都不敢介入。從反媒體壟斷開始的社會運動,「其實政治圈不要說支持,可能也不瞭解」。以民進黨來講,也沒有與其一致、符合的價值。

周威佑說,相較於80年代蓬勃的勞工、農民、無殼蝸牛等社會運動。當時政治圈是大量參與的。但不代表說,當時的政治圈與社會圈的價值觀完全一樣,但因為有共同一致的價值「打倒國民黨」,即使雙方的價值未必一致、甚至理解,但有了這個共同價值時,政治圈是大量介入社會運動的。

周威佑甚至說,現在政黨介入社會運動可能僅是這個矛頭是對準國民黨的,但政黨真的同意這背後的價值嗎?

對於台大社研所學生黃佳玉批評,這一波社會運動對抗的是「新自由主義」,周威佑接著說,現在的「新自由主義」基本上是由國家機器帶頭,且把商品化無限上綱,國家也把她的資源當作私有財產處理,有力者也是儘可能跟國家一起擴張他的私有財產;但一般小民的私有財產在國家及有力者不公平的條件下,被以不公平方式犧牲掉,反而侵害了私有財產權。

周威佑還對已經離席的蔡英文說,剛剛蔡主席提到要有個衝突解決機制。但他不認為這是衝突解決機制可以處理的。這不是一個程序問題,而是這個國家、政府對於基本價值的選擇為何?「沒有提出來,靠程序手段不可能解決這些衝突」。

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認為,政黨必須發展新的機制,把社會力納入。圖2-2:林朝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