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3日的泰國大選後,「塔克辛」這個名詞再次蔓延於國際媒體,過去紅衫軍與黃杉軍對抗的畫面也再次迴盪。這一次大選中,流亡海外的前總理塔克辛(Thaksin Shinawatra)最小的妹妹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成為「為泰黨」(Puea Thai Party)大選中的政黨名單提名的榜首(也就是挑戰「總理」職位的人),一旦為泰黨贏得過國會過半席次,盈拉將順利接任總理職位。
 
目前選舉結果顯示,在500個席次中,為泰黨贏得265個席次,若無意外,盈拉將擔任泰國總理,這是泰國第二次有單一政黨在大選中取得過半席次,有許多人將這次選舉視為泰國公民對泰國政治的公民投票,究竟人民要的是被指控貪污腐敗、但受到中下階層擁戴的「塔克辛」勢力,還是要選擇代表皇室貴族、軍方等上層階級勢力的執政黨,這兩派勢力的對峙是泰國近幾年來政治動盪的根源。
 
前面提到本次選舉是第二次有單一政黨取得過半席次,第一次則是發生在2005年的大選,當時塔克辛總理所領導的「泰愛泰黨」(Thai Rak Thai)取得375個席次(約61%)。塔克辛崛起於1997年金融風暴後,打著搶救貧窮的口號,提出幾乎免費的健保方案、債務得以延期償還、補助農民以及救濟村落的等政策,席捲了泰國中下階層的支持,泰國公民也用選票在2005年與2011年將代表他們的政治團體送進政府。
 
但是在2006年9月,泰國軍方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塔克辛與其「泰愛泰黨」,雖然焦點集中在塔克辛家族的貪污,但另一個讓泰國人氣憤的面向在於保皇勢力陣營將塔克辛描繪成一個「共和主義者」,想用民主制度來推翻泰皇權力的份子,這激發了泰國的民族主義以及擁護皇室力量的勢力,且對景仰泰皇的泰國人相當不敬。
 
在泰國雖然有大選,但是有一股勢力民選領袖難以控制,這股勢力是由皇室、建言皇室的樞密院(Privy Council)以及軍隊所組成,這三股利益相近的團體不受民主政府控制,雖然皇室在憲法上並無太多實權,但挾著其社會地位以及在民間的高支持度,皇室常能有效地介入政治糾紛。當塔克辛勢力取得過半數(甚至將近2/3的支持)的民意支持時,保皇派勢力遂開始緊張。此外,掌控軍隊的權力握在泰皇手中,並非民選的總理,軍隊不受民選政府控制的結構,是阻礙泰國民主化的重要因素,在泰國遂出現了一股強大的「非民選勢力」,享有能夠否決、甚至推翻民選政府的實力。
 
在泰皇依舊是人民心中最高權威的象徵時,塔克辛家族與其中下階層的支持者,在選舉中用選票將其勢力提升到超越軍隊的地位,2005年與2011年兩次大規模勝選就是最好的證據。然而若泰國政治制度無法有效改革,建立出穩定的軍文關係,則塔克辛的妹妹盈拉將繼續成為一個卡在泰皇與軍隊之間的政權,除了受到皇室實質的政治牽制之外,依舊無力面對以軍隊為首的保皇勢力反撲,畢竟在本次大選中,這股勢力也取得了約32%的席次。
 
塔克辛家族的貪污或許是值得譴責的事實,但在泰國公部門猖獗的貪污問題背景下,貪污前總理的未來僅是個註腳,泰國未來的關鍵在於政治制度的革新,以及軍文關係的治理。最後,過半數民意追求的或許不是塔克辛能不能被特赦或回國,或是塔克辛家族的政治未來,他們在乎的是選出一個重視且有能力處理中下階層社會問題的政府。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