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竟可以這麼有趣——記狄金生國際研討會
 

「咦,我是來參加艾蜜莉.狄金生國際研討會的吧?」
 
看到一位男士全副登山裝、背著登山背包在報到處簽名,我突然懷疑自己走錯地方。
 
 
走過去問清楚。原來他是來自西安科技大學的王立言教授!試探地問他,「晚上會穿這一身登山勁裝參加晚宴嗎?」
 
他微帶靦腆說,「不會,要穿的衣服在包包裡。」手指地上的一個袋子。
 
好酷,第一次看到參加文學會議的學者穿登山服報到!有趣的不止這件。在我身旁還有一位正在辦理報到的教授,當負責接待的學生叫我「董老師」時,她也回應,原來我們都姓董!這以後四天我們常在一起,她說,這輩子第一次與同姓的人這麼有話說、相處這麼久!
 
她是西安外國語大學的董愛國教授。剛聽到這名字,不確定自己聽對,再問,真的叫愛國。她跟我解釋,她出生的那個年代,很多人的名字都帶有革命氣息,比方,也有叫解放。而與她一起來的同校女老師,名字也很陽剛,叫馬雷。
 
復旦大學文學翻譯中心與狄金生國際學會共同舉辦的這項研討會,重頭戲之一是狄金生詩歌翻譯合作,參與者有詩歌譯者、詩人和學者,他們與美國頂尖狄金生學者、詩人合作,精選並翻譯部分狄金生詩作,共組成22個翻譯小組,每組二至三人、合作翻譯狄金生六首詩歌。在研討會中發表翻譯過程與成果報告,並在會議最後一天進行詩歌朗誦,中文譯者朗誦譯詩,美國學者朗誦原文詩。
 
這樣形式的狄金生研討會在中國是首次嘗試,加上包括台灣學者在內,有近60位中外學者參與,所以籌備相當不易。這次與會的台灣學者除我之外,還有政大的許立欣教授。主事的復旦大學翻譯中心執行主任王柏華教授在籌劃與執行上讓人矚目。在人選上她下了極大的工夫尋找與邀請,同時研討會題目也訂得漂亮,議程進行流暢。會議進行期間並有與會學者的狄金生著作與譯著書展。而做招待的學生表現真是可圈可點。他們都是中文系所的學生,個個大方有禮貌,且不怕與美國頂尖學者講英文。
 
除了合作翻譯的嘗試外,會議期間午、晚餐採圓桌用餐,而非吃便當,讓大家用餐之餘,還可討論或暢談,彼此間因此有更深入的認識,而招待學生只要看到有獨坐的學者就過去坐在他/她旁邊,與其用餐講話。
 
大家首次見面一起用餐的晚宴,通常是客氣的氛圍,不過我用餐的這桌卻笑聲不斷,完全沒有剛認識的生疏。坐在我旁邊的是來自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的蔣童教授,介紹自己的名字是「蔣介石童年」,簡稱蔣童。他一副兒童臉,很會開玩笑,我跟他說,我們台灣人普遍不喜歡蔣介石的喔。也愛開玩笑的我跟他一來一往,逗得同桌笑呵呵,晚到的政大許教授,看我們這麼熟,好奇問:你們早就認識了嗎?我們搖頭,同聲說不。
 
我們先入座,陸陸續續進來的人,我注意到一位白頭髮、瘦高的美國女士,看她樸實高雅的氣質,猜測她是我喜愛的著名狄金生學者Alfred Habegger的夫人。果然是,因為不久後清瘦儒雅的Prof. Habegger(哈貝格)就出現了。我是就閱讀他的著作而判斷他們的氣質。
 
哈貝格教授是堪薩斯大學英語系退休教授,同時也是優秀的傳記作家,他寫的狄金生傳記(My Wars Are Laid Away In Books: The Life of Emily Dickinson)佳評如潮,獲2001年亞馬遜前百大好書,還有好幾個獎項。他為了專心寫這本傳記,在任教大學屆滿30年,於55歲1996那年毅然辭去教授職,與夫人Nellie到俄勒岡州東北一處叫「失落草原」的鄉村隱居。他們自造木屋,他寫書,Nellie校稿、給予意見或批評,並一起到圖書館翻閱、收集資料。他們剛開始是使用煤油燈看書寫稿,後來則靠風力發電。雖然隱居,夫婦兩人覺得電腦與網路仍是重要,因此仍以電郵與外界聯繫。   
 
 Prof Alfred Habegger
 
我拿他的著作請他簽名,我們後來常一起用餐聊天,最後一天的晚上,夫婦兩人,還有湖南中南大學李玲教授、政大許立欣教授,與研究生賴丹婷在我旅館房間喝咖啡、飲茶、吃點心,暢快聊天,Habegger夫婦兩人誠摯邀我到他家作客,體驗森林邊緣生活。我們聊到十一點多才依依不捨結束這溫馨的相會。
 
左一Nellie Habegger,右一許立欣教授,右二李玲教授,照片賴丹婷攝
 
其實讓我倍受肯定與鼓勵的是,在我報告完後,Prof. Habegger特地來跟我道賀,說我與Prof. George Lytle(中文名字:賴傑威)合寫的論文內容充實(我們的題目是:Emily Dickinson Comes to Taiwan: A Ten Year Journey),是個成功的報告。而在我報告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徐翠華教授特地走過來跟我說,她好喜歡我與Prof. Lytle合譯狄金生詩選裡的賞析!
 
與會的還有一位是我唸研究所就認真研讀其著作的頂尖狄金生學者Cristanne Miller,她是紐約州立大學特聘講座教授(SUNY Distinguished Professor)。米勒教授長的嬌小清秀、聰慧過人且平易親切,她朗誦詩,聽者可以感受到詩的心跳,非常悅耳。她的專題演講受到全場熱烈鼓掌。有一場研討會我坐在她旁邊,觀察她聽演講的同時也快速織著毛衣,聽到重點或有須釐清的部分立刻筆記下來,等講者報告完,她立即提問、參與討論。與會學者裡她大概是最受歡迎的一位。
 
這樣一位有風格的學者,我當然請她在我帶去的其著作上簽名。
 
 Prof Cristanne Miller
 
至於練達、經驗豐富又博學的就屬現任狄金生國際學會會長、馬里蘭大學史密斯教授(Martha Nell Smith)。狄金生詩篇電子文獻檔的問世她用力甚深。2012年我寫一篇文章有提到她的名字,沒想到兩年後見到本人。史密斯教授在克里夫蘭舉行的2012狄金生國際學會研討會中首次公開新發現狄金生30歲時的照片,引起大震撼。穩重開朗、思路清晰的她,跳起舞既有節奏感又輕盈。我們學文學的人其實也蠻愛玩的,看看我們玩自拍玩得好樂!
 
右為Martha N. Smith教授,中間是Eliza Richards教授,左邊是我
 
研討會期間第二次圓桌晚餐,坐在我旁邊的是獲兩項終身翻譯獎中國翻譯界大老、社科院的江楓院士。江院士是性情中人、很直爽,像個大俠。他不知道坐在他身邊的是董恒秀,一坐下沒多久就說:那個董恒秀翻譯的一首詩。。。。沒等他說完,我一副調皮地說我是董恒秀,您要批評我什麼?85歲的他大概沒想到一位「小朋友」會是這樣自我介紹,不過他是開朗的人,立刻說,這個董恒秀有幽默感!
 
直爽的人話沒講完怎麼可以!他繼續說,跟洋人合作沒用,你們將詩#130裡的
“consecrated bread”的“bread”翻成麵包,不對,應是不發酵的麵餅。被他這一問,我一時答不上來,僅說,若有錯,會是我的錯,不會是Prof Lytle的錯。我無法立刻回擊讓他很樂。先吞下這一記,我面帶笑容依舊堅持與美國學者合作翻譯狄金生的詩很重要,而他還是老頑童地搖頭。這時王柏華教授走過來,笑咪咪說,這次研討會翻譯合作模式是受董老師與Prof. Lytle那本譯著合作方式啓發的。然後我們跟大俠做個小小的鬼臉!
 
江楓院士與我
 
翻譯狄金生的詩,常面臨宗教與文化背景的挑戰,江院士很仔細,不過我們沒翻錯。Prof. Lytle解釋說,聖餐用的麵包不必然是不發酵的麵餅,從過去到現在,美國人一聽到“consecrated bread”的“bread”就是中文的麵包。
 
回想我唸大一時修Prof. Lytle的大一英文課,他跟我們上狄金生詩#959 “A loss of something ever felt I” (我曾感受到某些事物的失去),希望藉此讓我們認識、欣賞狄金生的詩。一開始我完全看不懂,不過經老師解釋後,我稍懂了,但艱深的部分還是瞢懂,卻因此對老師的解釋方式留下印象。我因這樣的經驗許下一個夢想,希望以後翻譯英詩,除了中文譯文,還要有賞析。
 
1989年我向Prof. Lytle提議一起翻譯狄金生的詩,內容包括譯詩與每首譯詩的賞析。老師一開始不願意,可是拗不過我的堅持,最後答應合作譯評狄金生的詩。其實我當時就是想翻譯詩,不翻會難過,同時也想藉由翻譯的過程跟老師大量學習,完全沒去想出版的事。事實上,狄金生大部分的詩艱深難懂,我若獨自翻譯必然會有誤譯之處。
 
我們一翻就是十年,這主要是我要工作,又唸研究所,而老師的授課量也很重,要約在一起討論並不容易。就算以這樣的龜速,我們還是做出一些東西,也只有在那時才想到要出版。幸運的是,出版過程沒有大波折,2000年的第一版與2006年的增訂版,出版後到現在都是常銷書。
 
而在25年後的2014年受邀參加這次在中國首次舉行的狄金生國際研討會,是唸大一時的我無法想像的事。生平無大志的我,對自己的夢想倒是很堅持,也願一步一腳印寂寞地走自己的路,而今終於有些呈現。不過若無Prof. Lytle,我這個夢想很難實現。這次老師無法參加,實在是研討會的損失,因為他是與會的美國學者裡唯一深諳中文與中國文學的佼佼者。
 
這次研討會的翻譯合作計劃並不會在11月24日結束後就終止,而是持續進行,這都得拜網路發達之賜。研究狄金生的學者越來越認知到翻譯狄金生的詩最好能與以英語為母語的學者共同翻譯,以期減少誤譯的情形。其實並不是唸了英美文學,甚至拿到博士學位就能駕輕就熟翻譯狄金生的詩。若有人說狄金生的詩有什麼困難,那他一定不懂她的詩。她的艱難是那種深刻、引人入勝的艱難,要不是這樣,我們為何還受虐得津津有味繼續攀爬她這座高峰呢?
 
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參加這樣一位艱難的詩人的國際研討會,與會者在研討會外,竟像參加同樂會般歡笑不斷!想像中嚴肅的國際會議,竟然可以這樣自在,像開了一扇窗口,讓無國界的人文情懷交流,艾蜜莉.狄金生也能來親看這詩的歡會多好!然後她輕輕地亮吟一首晨詩的閃⋯                                                   
 
右手邊為王柏華教授


注:照片第一張與最後一張為研討會主辦單位拍攝,餘皆董恒秀攝
 
附上上海澎湃新聞網對此研討會的報導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