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即將發生貨幣戰爭嗎?這個問題似乎是近來國際金融圈中相當熱門的話題,當中最關鍵的對手為美國與中國。從歐美國家抱怨人民幣被嚴重低估開始,美國也開始反擊,即將再度釋出大量美金到國際市場中,希望讓市場上充斥美金的現象,刺激美金的貶值。貶值後,在國際市場中,美國才能賣更多、更便宜的美國貨到世界各地。目前中國的策略似乎朝向,美國印多少鈔票,我就買多少。據估計,若是人民幣實質匯率升值百分之一,中國持有以美金為面值的資產,將減少約兩百億美金。
在這場「貨幣貶值競賽」之中,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美國經濟的停滯,失業率問題嚴重,與世界主要出口國有龐大的貿易逆差,即便美國的經濟仍居世界首位,但是當中的結構相當不利。在民主體制的運作之下,想入主白宮或國會的政治人物,必須提供解決經濟問題的方案,爭取選民的支持。
訴諸人民幣被低估的問題似乎是帖解藥,若能夠逼使人民幣升值,則美國人就不再想買變貴了的中國貨,而變便宜的美國貨,反而能更容易打入被認為即將崛起的十三億人口消費市場,擴大美國出口代表降低貿易逆差,降低逆差就是提升GDP(在GDP的計算等式中,有一項是出口減進口),國際對美國貨需求提升,也能刺激美國企業雇用更多的勞工投入生產,似乎人民幣升值是美國未來的希望。這也難怪在剛結束不久的美國期中選舉當中,許多候選人拿人民幣匯率問題大作文章。
在一九八零年代中期之前,對於美國來說,日圓與人民幣一樣是被認為價值過低的麻煩。當時英國、法國、西德、美國與日本簽訂了可能影響日本日後經濟問題的協議「廣場協議」(Plaza Accord)。在這個協議之下,各國藉由大量拋售美元,干預國際匯率市場,在短短兩年內,日圓升值了一倍,雖然日本人買下紐約的洛克菲勒中心,但是日本貨在國際市場中變貴的現象,讓原本出口導向型的日本經濟吃盡苦頭,之後一蹶不振。這場歷史教訓看在北京的眼中,他們是不可能像當時的東京政府一樣,在匯率問題上,對美國做如此大的讓步。
回到美中貨幣戰的本質,美國的經濟問題真的是人民幣的問題嗎?國際金融史學者Barry Eichengreen認為,有許多人拿英國在世界大戰前經濟走下坡的原因來診斷美國,症狀包括,英國人不懂的升級,當美國與德國都在升級產業時,英國人還在賣衣服;或者英國的菁英份子一窩風地從政,導致在民間沒有商業人才;又或者當時的一流大學牛津與劍橋培養許多哲學家、思想家,卻少有一流的企業家。
但是Eichengreen認為以上的理由都難已是用美國的案例,他認為美國經濟的問題根源,在於一貫性的政策去處理經濟議題,政黨在乎的不是合作解決問題,而是互相割喉,這造成了金融政策的不穩定,這問題在根本上是政治性的,而非經濟議題。
前幾天有個新加坡媒體朋友跟我說,亞洲四小龍原本的起跑點一樣,現在的新加坡的人均所得已經成倍數地超越台灣,他認為原因是在政治問題,台灣的政府在政治紛爭中難以有效地推動永續的經濟、產業、金融政策。有時常想,新加坡與香港人口這麼小,要提高經濟發展容易多了,人口分母小,因此經濟規模的分子也不用太大。曾有朋友打趣地說,若台灣大手筆一點,援助我們人口只有一萬多人的邦交國諾魯一億美金,則每人的所得馬上增加一萬美金。
在「金磚四國」研究團隊的預測報告中,到了2050年,世界上每人平均GDP第二名的國家將可能是人口比台灣還多的昔日四小龍南韓。雖然南韓在台灣並不討喜,但過多政治或其他的考量,或許就是經濟停滯不前的原兇。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