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下湖港遺址

文/呂東熹

 

這段歷史,不是從我們的教科書知道的,也不是老師教我們的,它讓我重新認識了臺灣,認識了家鄉。

就讀國中時期,每年農曆六月初七及初八,同學都會邀請參加他們村庄一年一度的大拜拜,當時並不知為何會有這個拜拜,吃完一家又一家的流水席,接著就騎了腳踏車,經過約三公里,兩旁都是魚塭的道路返家。

 
懵懂之中,只隱約聽同學說,在100多年前,他們的村子﹙雲林西海岸﹚有很多親人,曾經在一次大水災中罹難,許多老一輩的人談起這次災難,都還因此哀傷流淚。對於這段歷史,老實說,當時並不以為意,也未放在心上,畢竟,這個地方,因為暴風雨引發的大小災難,早已司空見慣。
 
高中時期,在整理先父遺著時,再度讀到這段歷史,書中記載口湖鄉金湖地區在道光25年﹙1845年﹚,曾發生一起水難,造成至少約三千至七千以上居民的死亡﹙民間傳說約一萬人﹚,但那時仍存有疑惑,以得知這起水難事件的1970年代而言,口湖沿海的人口,恐怕都很難超過三千人,在100多年以前,這個地方怎麼可能死亡那麼多人?
 
進入社會,透過閱讀相關史料,才漸漸證實,1845年的臺灣西部沿海,的確發生了一次颶風事件,它不僅造成北港溪兩岸沿海居民的嚴重傷亡與破壞,範圍甚至包括諸羅縣﹙嘉義、台南﹚、臺灣縣﹙台南﹚、鳳山縣﹙高雄﹚三縣沿海地區,可以說是清治開臺以來最大的水難事件,傷亡與災害嚴重程度,比此次的「八八水災」有過之。
 
但災情最嚴重地區,當屬古「樹苓湖」瀉湖南端的下湖(今之口湖鄉境),以及東北部端(今之四湖鄉境);透過文獻,進一步發現,在清治期間,這裡曾經有一個大港口---「下湖港」,笨港在乾隆末至嘉慶年間淤淺之後,逐漸成了笨港的外港,並延續了笨港近百年的繁榮;日治初期,下湖港(舊港遺址,見上圖)亦為台灣八大「特別輸出入港」之一,為雲林縣唯一出海口。
 

這段清治開臺以來最大的水難事件,以及下湖港的相關歷史,不但在我們的教科書或鄉土教育中,從來未曾被記錄,甚至在古笨港相關文史資料,也很少被提起。透過這起水難事件,勾起我認識了家鄉,且更進一歩認識了臺灣的歷史,原來這裡最早的住民,是已消失的平埔洪雅族「台子社」的活動領域,荷據時期,曾在這裡的笨港溪登陸發動三次大規模征伐原住民「Favorlang」(華武瓏、或稱虎尾人)戰役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