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對澎湖海域帶來的嚴峻挑戰,交通部中央氣象署今(25)日與澎湖縣政府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透過資料共享提供海氣象早期預警,以利地方提前部署防災,減少損害。此次合作重點在於強化澎湖氣候韌性,特別是針對當地重要的箱網養殖漁業及觀光產業,提供更精準的氣象服務。
氣象署指出,澎湖縣地理條件優越,箱網養殖漁業產值全國第一,同時積極推動觀光。然而,全球暖化導致極端天氣頻繁,不僅造成漁獲不穩衝擊漁民生計,也影響交通與旅遊品質。氣象署舉例,今年7月初丹娜絲颱風即為澎湖帶來強風豪雨,造成部分交通受阻與災損。透過與澎湖縣政府簽訂備忘錄,將強化鄰近海域之海氣象監測與預報服務,提升地方氣候韌性及促進永續營運。
現正最夯:轉播權之爭延燒!愛爾達公布明年WBC與MLB轉播授權 緯來尷尬了
氣象署署長呂國臣說明,將整合澎湖縣政府在地需求,協助增設波浪式浮球站、船舶觀測、閃電偵測站等海氣象監測設備,並發展高解析度波潮流、海溫預報技術,強化農漁業、防災、交通運輸及觀光遊憩所需資訊。呂國臣特別強調,針對2026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活動,氣象署將與縣府合作提供精緻化氣象資訊,協助加強活動安全與遊客服務。此外,每年將定期辦理推廣活動,拓展海氣象資訊在地化應用,提升公私部門對氣候風險的認知與應變能力。
今日簽約儀式由呂國臣與陳光復率領雙方相關單位主管,以及澎湖漁會、箱網養殖發展協會、水產養殖協會等在地產業代表共同出席見證。澎湖縣縣長陳光復表示,氣象資訊在推動澎湖農業及漁業發展扮演重要角色,此次攜手合作可藉由最尖端科技獲取更精準的氣象、海象預測服務,「進而強化氣候調適及災防韌性,讓澎湖的農漁朋友安心,促進產業再升級,年年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