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其官網的海外法律專員(Legal Attaché,簡稱 Legat)頁面中,對全球駐外辦公室的業務範圍進行分類。網站顯示,FBI 在「台北」欄位,將當地聯絡窗口標示為「American Embassy」,並在「Nation covered」欄位明確寫上「Taiwan」。然而,台灣事實上並不存在美國大使館,美方依《台灣關係法》在台設置的是「美國在台協會」(AIT),現任處長谷立言職稱為「Director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並非大使(Ambassdor)。
根據使用者提供的 FBI 官網前言,Legat 的設置目的在於協助美方與各地的執法、情資與安全部門建立合作,並強調這些單位在全球超過「 180 個 countries, territories, and islands」運作。也就是說,FBI 在此分類中使用的「country」「territory」「nation」,涵蓋範圍遠超過主權國家,顯然具有高度彈性,並非國際法上的「state」主權國家的概念。
全站首選:洪浦釗觀點》你挑戰我,我就挑戰你:中國精準的主權對主權報復

使用者提供的截圖同時顯示,中國的 Legat 標示為「Beijing, China」,其「Nations covered」欄位列出 Hong Kong、Macau、Mongolia 和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而香港 suboffice 的範圍則同樣列為 Hong Kong、Macau。這說明 FBI 在執法合作邏輯中,將台灣、香港、澳門等地視為「獨立於中國的司法管轄區」,各自列出業務範圍,並未將其併入中國欄位之下。

然而,美國外交架構仍維持既有政治紅線。AIT 官網上谷立言職稱是 Director,而非 Ambassador;AIT 也未被升格為 Embassy。換言之,美國在「外交承認」上仍遵守其一中政策,不承認台灣為主權國家,但在安全合作、情報協調、執法分區上,FBI 卻以「台灣」作為獨立標示項目,與中國、香港一樣列為一個分區。

從政治學角度來看,FBI 使用的「nation」並非代表「主權國家」,而更接近「共同體、行政分區或特定司法範圍」。這種分類方式也使美方能在不觸及主權問題的前提下,明確區分台灣與中國,維繫雙邊龐大的安全與執法合作。
FBI 官網驚現「台灣大使館」,美國踩一中紅線? 圖:翻攝自 FBI 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