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 10 月 18 日當選國民黨主席、11 月 1 日就任;據台灣民意基金會今(18)日公布的政黨支持度民調,國民黨支持度 25.8%,相較上個月上揚了 3.9 個百分點,另外,民進黨 31.1%、民眾黨則是 14.7%。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早上發表十一月民調報告,中心主題是「台灣人眼中的中國國民黨 」。
對於台灣人的政黨支持傾向,民調詢問,「台灣目前有多個政黨,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等等。在所有政黨中,您個人最支持的是哪一個政黨? 」
結果發現:31.1% 民主進步黨,25.8% 中國國民黨,14.7% 台灣民眾黨,2.4% 其他政黨合計,24.7% 沒特別支持哪一個政黨,1.3% 不知道、拒答。換句話說,最新民意顯示,二十歲以上台灣人,三成一支持民進黨,二成六支持國民黨,一成五支持民眾黨,其他小黨合計 2.4%,二成五中性選民。

與上個月相比,台灣人政黨支持傾向出現若干變化。民進黨支持度下滑 1.8 個百分點; 國民黨上揚 3.9 個百分點,民眾黨略增 0.3 個百分點,中性選民下滑 2.6 個百分點。
全站首選:國民黨形象民調:親中不反共、不清廉、非最有執政能力、不代表一般百姓及不值得信賴
整體來講,過去一個月,台灣人的政黨支持傾向出現一些起伏,值得略作分析:
首先,民進黨方面,目前以三成一支持度,仍穩居台灣第一大黨。經歷大罷免超級風暴後,雖連兩個月有復甦跡象,但這個月再下滑 1.8 個百分點,和「大罷免大失敗」之前榮景相比,顯得消瘦不少。此外,受大罷免重創前,民進黨曾輕鬆一打二還綽綽有餘,如今,藍白支持度相加已超過綠 9.4 個百分點。這是一個嚴重警訊,尤其 2026 九合一地方選舉已經是胎動階段。
第二,國民黨方面,過去一個月,政黨支持度上揚 3.9 個百分點,幅度不小,尤其在新任黨主席鄭麗文出現諸多爭議性言論與作為後,更顯離奇。政黨支持度起伏必有其內在因果。歸納起來,至少三個短期因素可能有助於國民黨 11 月支持度提升:
一、政府普發一萬元現金,11 月 5 日起接受登記;該基金會本月民調也顯示多數民眾歸功於在野黨
二,近期國民黨力推「停砍公教年金」,為數眾多的退休或現任公教人員因預期受益,而表態支持
三,國民黨與民眾黨近期力推恢復「公投綁大選」,引起廣大民眾共鳴。
這三大短期因素是否相當程度抵銷了鄭麗文變數的負面效應?值得推敲
第三,民眾黨方面,過去四個月,政黨支持度都維持在 14 個百分點上下,沒有明顯起伏,可以算是一種新均衡狀態。小草很黏,讓人印象深刻,但與去年總統大選期間的盛況相比,恍如隔世。柯文哲京華城案,台北地院預計四個月內宣判,那將是攸關民眾黨命運的歷史轉折點。
本次調查由台灣民意基金會游盈隆教授負責問卷設計 、報告撰寫、研究發現的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的解析;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受本基金會委託,主要負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資料清理與統計分析。
訪問期間是 2025 年 11 月 10~12 日,共三天;對象以全國為範圍的二十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為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抽樣(dual frame random sampling),市話 70%,手機 30%。有效樣本 1,085 人,市話 760 人,手機 325 人;抽樣誤差在 95% 信心水準下約正負 2.98 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經費來源是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