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法文化交流再深化!法國在台協會繼連續兩年與高雄市政府共同舉辦「法國生活節在高雄」(Kaohsiung French Festival),今年更攜手國立中山大學於昨(14)日晚間舉行法國思想辯論的重要盛事「思辨之夜(La Nuit des Idées)」,活動以「為未來世代而設的法庭」創新互動形式,邀集台法專家與高雄市民、學生共同參與,從多元視角探討島嶼在全球生態體系中的獨特性與定位,激盪跨文化對話火花,展現台法多元包容精神。法國在台協會主任龍燁(Franck Paris)親自出席,並表示今年首度選在高雄舉辦,因為這是台灣最法國的一個城市。

「思辨之夜La Nuit des Idées」為法國2016年發起的國際性活動,主要以國家、文化、世代議題為主軸,進行對話與思辨,至今已在全球各地舉行,成為全球性思想盛會。今年特別以「海洋」為主題,呼應今年6月於法國尼斯舉辦的「聯合國海洋大會」,並邀請多位台法專家學者與民意代表擔任角色,共同探討命題「一座島嶼是否可以拯救世界?」。

當前熱搜:志祺七七登走鐘獎紅毯「顏值再進化」!網驚呼:太帥了吧

龍燁表示,法國在台協會自2018年開始在台灣主辦思辨之夜活動,今年與文化部及中山大學合作,在高雄市政府支持下首次移師高雄。他提到「島嶼」這個詞連結著法國與台灣,法國也有很多島嶼,18世紀時科西嘉島完成第一個現代成文憲法,進而啟發法國大革命也影響了全世界,台灣也是島嶼,龍燁也舉例很多優秀傑出人士也都是來自島嶼,透過各個領域的優異人士,島嶼也可改變世界。

思辨之夜法庭由法國在台協會學術合作暨文化處長周書安(Josué Serres)、國立中央大學教授林靜怡及旅居台灣的法國企業家貝亞力(Alexandre Paitre),分別化身「主席」、「律師」與「檢察官」角色,並由法國海事學院院士暨巴黎天主教大學海洋研究中心主任Christian Buchet、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美瑜及法屬玻里尼西亞大學副校長暨副教授Mirose PAIA等台法專家擔任「證人」,帶領現場超過500位觀眾一同思考島嶼與全球永續的關聯。透過法庭式對答展開熱烈的辯證交流,Christian Buchet作為證人,提到多個歷史強權以面向海洋讓國家蓬勃發展,很多海洋首都是經濟重鎮,文化跟宗教透過海洋傳播,人們無法背對海洋生活,讓觀眾從中形成自身見解,體驗法國文化兼具理性與浪漫的文化魅力。

行政暨國際處長張硯卿指出,高雄市政府與法國在台協會近年已成為緊密合作夥伴,展現城市外交與文化互動的豐沛能量,不僅連續兩年攜手合辦「法國生活節在高雄」,結合台法美食、音樂、講座與品牌市集,讓市民親身體驗法式生活美學,兩年來已累積27萬參與人次。同時,以扶植當代創作、推廣美學教育及國際交流為核心的「駁二藝術家進駐計畫(PAIR)」,也迎來多位法國藝術家駐村創作,透過在地生活及環境,讓藝術家與城市共同激盪靈感,其中法國藝術家克里斯(Christopher Boyd) 更在今年駐村期間擔綱設計2025法國生活節在高雄主視覺,將高雄意象與法國風格巧妙融合,勾勒高雄與南法蔚藍海岸城市共有的海洋風情。

當前熱搜:走鐘獎頒獎典禮圓滿落幕!得獎名單一次看

此外,法國國會亦持續展現對台灣的高度關注與支持,法國參議院友台小組自2023年以來,已三度籌組正式代表團訪台,凸顯法國跨黨派國會議員對台灣民主、人權與國際參與的持續友誼,也為更多元的雙邊合作奠定扎實基礎。張硯卿也感謝法國在台協會今年首度在高雄舉行思辨之夜,象徵台法文化交流的新高度,也展現高雄開放、多元與國際接軌的城市能量,未來市府將持續與國際夥伴攜手合作,推動藝術、文化、教育等多元領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