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境內的能源設施再度成為烏克蘭無人機的攻擊目標。當地時間本週,距離烏克蘭超過 1,400 公里的奧爾斯克煉油廠再次傳出爆炸與大火,現場濃煙滾滾、烈焰沖天,市區多處可見火光。據悉,這是繼 11 月初該煉油廠遭襲後的又一次重大破壞,顯示烏方無人機的遠程打擊能力正持續提升。

根據《路透社》及多家烏克蘭與俄羅斯媒體報導,烏軍無人機深入俄境數千公里,精確擊中奧爾斯克石油合成廠的關鍵生產設施。該廠日加工量約 13.2 萬桶,是俄羅斯最大的煉油廠之一,負責處理高達 660 萬噸原油,生產汽油、柴油、航空燃料、潤滑油與瀝青,為俄軍提供重要物資。初步估計,本次攻擊恐造成約 10 億至 30 億美元的損失。

全站首選:「北北基桃」颱風假引熱議 議長:基隆應跟雙北脫鉤 不用什麼事都綁一起

烏克蘭情報來源指出,無人機可能擊中煉油廠內的 LCh-24-2000 柴油加氫處理裝置或其附近的流體蒸餾管道。該裝置是煉油流程的關鍵節點,負責提升柴油品質與產量。另有專家團體「CyberBoroshno」分析,襲擊擊中了耗資 55 億盧布建造的黏度裂解裝置,該系統是 2014 至 2015 年間的重要升級項目,可顯著減少重質油廢料並提高燃料效率,若確實被毀,將對煉油能力造成長期影響。

奧爾斯克煉油廠在去年曾因烏軍無人機攻擊而停產,當時導致克里姆林宮短期內失去部分「石油美元」收入來源,削弱俄國的戰爭資金鏈。本次再度遭襲,可能進一步重挫俄方的能源出口及軍事後勤補給。

與此同時,中國最大的煉油企業之一延長石油公司,近期在最新一輪涵蓋 12 月至明年 2 月的原油招標中取消了俄羅斯原油的採購。該公司過去每月固定購買一船俄油,如今突然中止,被視為在國際局勢緊張之際的策略性轉向,顯示俄國能源出口正面臨更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