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尼米茲號」(USS Nimitz)航母群近日在南海執行任務時,於短短 30 分鐘內接連發生兩起軍機墜海事件。雖然機上人員全數獲救,但事故引發外界關注,指出這艘服役超過 50 年的老航母早已疲態盡顯,相關「警訊」早在事發前數月已出現。

據中國自媒體石江月報導,「尼米茲號」航母群當時正在南海為美國總統川普出訪東南亞進行護航。川普於 26 日上午飛抵馬來西亞吉隆坡出席東協峰會,並預計前往南韓參加 APEC 會議。美方為彰顯在區域的軍事存在與對中方的威懾態勢,特令「尼米茲號」執行護航與威懾任務。報導指出,當日下午 14 時 45 分,一架「海鷹」直升機墜海;僅半小時後的 15 時 15 分,一架「超級大黃蜂」(F/A-18 Super Hornet)艦載戰機也在南海失事。兩起事故中,機上人員均被成功救起。

全站首選:中俄朝頭殼抱著燒 韓國若造核潛艦日本也會跟進

尼米茲航空母艦在士氣低落,裝備老舊的狀況下發生意外,一架 F/A 18 戰機在南海墜毀,機上人員均被救起。 圖:翻攝自@junshiguancha

然而,事故並非毫無徵兆。文章指稱,「尼米茲號」在部署之初就暴露出 2 大問題:

其一為航母已嚴重超期服役、設備老化且人員疲勞;

其二則是任務壓力過重、士氣低落。「尼米茲號」於 1970 年代服役,原訂於明年退役,但因美軍全球部署緊繃仍被強行派赴亞太。至 2025 年 10 月底,該艦官兵已連續執勤超過 7 個月。報導形容,艦員「累得像行屍走肉」,而因任務屬於最後一次部署,部分人員對設備故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維護意願大幅下降。

現正最夯:吳音寧接台肥董座年薪1500萬 藍委傻眼:養「超級肥貓」

另有消息指出,美軍 10 月初因預算僵局導致停薪,艦員薪資延遲發放至 18 日,士氣受挫。在無薪、任務增加、環境惡劣的情況下操作艦載機,安全風險自然升高。報導亦提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先前曾援引美退役上校觀點,聲稱中國「福建號」航母戰力僅為「尼米茲級」的 60 %,理由是斜角甲板角度較小。但該分析僅憑角度數據推算戰力比例,遭中國評論批「以偏概全」。諷刺的是,就在該言論曝光數日後,「尼米茲號」即在南海連出意外。

截至目前,美軍尚未公布事故原因。不過報導指出,美國現役航母普遍處於過勞與維修延宕狀態:南海有「尼米茲號」、加勒比海有「福特號」、日本橫須賀常駐「華盛頓號」、加州外海執勤「卡爾.文森號」,另有「艾森豪威爾號」仍在維修中。美國「全球警察」角色導致艦隊長期透支,也讓「自由航行」變成高風險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