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日前溢流,洪水重創當地,街道滿是淤泥與垃圾。環境部長彭啓明昨(28)日表示,環管署透過無人機初步研判,災區淤泥量可能超過10萬噸,目前已協調多處土地作為暫置區,並將後續分類,評估污泥再利用的可行性。

環境部統計,截至昨日共動員人力2722人次、機具582台,已清出垃圾7580公噸;另統計顯示,僅淤泥部分已超過1萬噸,未來清除量恐持續攀升。新北市、新竹縣、宜蘭縣、彰化縣及屏東縣等縣市亦調派人力、機具支援清理工作。

當前熱搜:民眾黨施淑婷教師節發文「打罵是競爭力根基」震驚眾人 網一看學歷:妳被打也才這樣

彭啓明說,目前已先協調台糖土地作為污泥暫置區,可堆放逾2萬噸,但恐在近日內就會堆滿,環管署因此另覓台九線239公里處的新場地,可容納20至30萬噸污泥。另有兩塊共約5至6公頃土地,也規劃作為後續暫置區。

為解決災後民生需求,環境部昨已加裝100座流動廁所,今日將再擴增至150座。垃圾清運則在主災區實施24小時強化機制,非災區維持正常清運;同時也將加速北富村農田巡察與廢棄物清理。

彭啓明坦言,災區清出的淤泥夾雜大量垃圾,目前僅能先行粗分,未來會加速分類,以利部分污泥再利用,避免單純棄置,兼顧災後復原與永續環境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