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台北28日電)媒體報導稱國安韌性預算無急迫性。對此,海委會海巡署今天表示,中國灰色行動襲擾不斷,年度預算和現有人力裝備已無法有效應對,籲支持海巡爭取特別預算的急迫性與必要性。

自由時報報導,立法院預算中心近日針對行政院所提「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作出評估報告,對於特別預算中「強化國土防衛能量」預算提出「是否具急迫性」進行質疑,與藍、白立委口徑一致。

全站首選:陳彥斌觀點》今天,我們為菊姐祈禱

海巡署下午發透過新聞稿說明,台灣持續面臨中國軍事威脅,整體海域情勢逐漸升溫,海洋委員會須應處國安、治安、平安多元挑戰,尤其中國灰色行動襲擾,不斷試探台灣防衛能量潛在破口,以年度預算及現有人力裝備,已無法有效應對當前嚴峻的國際情勢及不斷升級的灰色地帶威脅。

同時,急需依照「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納入新台幣295億餘元預算,全力支持海巡現代化與整體能力強化。

海巡署表示,為應對目前岸海能量不足困境,海委會指導海巡署從陸、海、空3D思維,強化海巡空中能量、現代化雷達及全海域調查,建構全方位監控網。

當前熱搜:村長比縣長更有用?大馬村自救全撤離 花蓮縣府成最大局外人

另外,也提升第一線部署艦艇密度,更靈活應對中國灰色地帶策略;也全力優化後勤裝備。

海巡署說,希望在最短時間內,在全國海岸完善建置紅外線熱影像系統等設施,改善夜間肉眼守護國土窘境,並納入岸、海、空偵蒐能力,讓海巡人員守護海疆能力蛻變、立體化,妥適應對中國的複合型多元威脅。

海巡署強調,政府提出國安韌性特別條例,並編列特別預算,是顯示國家的決心,更是對台灣人民的保證,看見威脅、也必須準備好面對威脅的韌性,儘速打造下一階段新式艦艇,並引進無人載具及紅外線等監偵科技設備,強化整體海域執法能量。

海巡署呼籲,請社會各界支持海巡爭取特別預算的急迫性與必要性,讓海洋不只是疆界,更是台灣安全的第一道防線。(編輯:李錫璋)11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