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台灣總部確定落腳北士科,帶動周邊地價、房價水漲船高,但北士科多筆土地卻爆發違法徵收的爭議,多名自救會成員結合文資學者,最近調閱柯文哲時代的會議紀錄及開會影像,發現不僅沒依規定審議、評估,官員開會還「技術性離席」「違法投票」,甚至「誤拆暫定古蹟」,市府非但未開罰,還錯誤引用法條替相關人脫罪,行徑離譜。
地主之一的A小姐指出,汾陽居原已被列冊,有任何開發行為都要審議,且2016年7月新版《文化資產保存法》通過,增加逾50年公有建築必須進行文化資產價值評估的規定,但柯市府未遵守。
持續更新:「陳伯伯您回來了」館長要赴中當和平大使!矢板明夫:變統戰樣板
更離譜的是,汾陽居的地址原本是洲美街61巷7號,後來改為61巷16號,不過,根據柯市府2018年第110次審議會會議紀錄記載,審議地址竟是舊址,當然沒辦法實質審查,導致最後遭「誤拆」。

A小姐指出,市府列冊追蹤名單以前都是公開的,但馬英九接任市長後,以涉及個資為由,改為不公開,官員吃定民眾手上沒有資料可比對,就有上下其手的機會。
此外,開會審議的過程也有許多黑幕。本刊調查,汾陽居後來經地主提報,柯市府排定2018年9月28日第110次審議會的「案八」,是當天最後1案,本刊取得會議全程影像,發現官員們技術性讓審議流會。
該次審議會是由民間專家委員擔任主席,會中文資專家大多數發言支持保留汾陽居,照理說,如果順利投票就能保留,沒想到這時候,能與會、但沒有投票權的民政局長藍世聰與文化局長鍾永豐,竟默默起身、離開會場,而當準備投票表決時,與會的文化局副局長「提醒」主席,應清點在場人數,結果出席人數因藍、鍾2人離開,未達總數2分之1,最終流會收場。
汾陽居家族後代B小姐難過地說,如果當天能順利投票,汾陽居早就被保存下來了。更扯的是,第110次會議流會後,照理要召開111次審議會,但竟然沒開,同年10月16日汾陽居就遭市府委託的業者「部分誤拆」。
同年11月30日,柯市府召開第112次審議會,依規定沒有投票權的5名機關代表,竟然也參與投票,導致汾陽居最後「不登錄歷史建築」,同年12月19日柯市府將汾陽居拆除完畢。對於審議過程的爭議,汾陽居家族後代向監察院陳情,監委王美玉、楊芳玲調查後,雖然糾正柯市府,但已於事無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