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菲律賓中期選舉,早已不再是單純的國會改選,而是一場赤裸的權力角力。這不是民主制度的慶典,而是政治世家的世襲盛宴,一場由杜特蒂馬可仕兩大家族領銜主演的實境政爭。選舉的本質,已從公共政策的辯證轉變為血統、金權與地盤網絡的全方位對決。這不只是2028總統大選的暖身,更是家族政權的排兵佈陣,甚至是民主制度所能承受的極限壓力測試。

在這套被選票與鈔票共同綁架的體制中,政治競爭早已淪為「明星選秀」。個人魅力取代政策辯論,網紅熱度勝過治理能力。政黨制度形同虛設,政見蒼白無力,選區內甚至連象徵性的對手都付之闕如。對多數選民而言,選舉是一場短期交易,而非長期託付:是能否換到幾千披索、而非哪一條國政藍圖更具未來性。

全站首選:最新!三峽北大國小重大車禍 總統、閣揆預於20時分赴醫院探視傷患

更令人憂慮的是,國家資源──尤其是社會福利計畫──早已被當作政治酬庸的籌碼,買票、派糖、利益交換成為制度性常態,形塑出一種「用鈔票投票」的政治文化。民主,不再是公意的體現,而是資源交換的舞台劇。

杜特蒂家族:鐵腕不死,地方帝國的擴張與世襲正當化

即便身背國際刑事法院的通緝令,前總統羅德里戈·杜特蒂依舊高票重掌達沃市市長之位,無視國際法治,堅持用鐵腕實力為自己與家族奪回地盤。長子順利當選國會議員,次子塞巴斯蒂安則續任副市長,一場地方選舉,實則是家族權力合法化的加冕儀式。

而副總統莎拉·杜特蒂則在彈劾陰影下逆勢翻紅,彷彿醜聞本身反而成了造神素材。即便被控濫用公帑、涉嫌密謀刺殺總統,她仍能憑藉父親留下的政治機器與鐵票動員體系,在選戰中攻城掠地。她力挺的「邦」吳與「巴托」德拉羅薩高票當選參議員,象徵杜特蒂家族強勢回歸國會殿堂,並在其門口刻下清晰的勢力印記。

更諷刺的是,這些選舉成果搖身一變,成為阻擋彈劾的政治防火牆。根據憲法,參議院需三分之二票數才能定罪彈劾,而杜特蒂陣營現已掌握關鍵席次,使彈劾案形同具文。結構性問題也更加明顯:參議院僅24席,三年一度改選12席,採用全國單一選區連記制,實質上變成「高知名度+高財力」者的專屬遊戲場。結果是:富豪、政二代與娛樂明星的盛會,而非平民政治的競技場。

2028家族:金粉剝落、內鬥成疾的脆弱王朝

與杜特蒂家族的氣勢如虹相比,馬可仕家族則陷入尷尬困局。總統費迪南德·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所支持的候選人僅拿下6席,未能掌控參議院主導權,這場本應鞏固政權的選戰,最終演變成一場高調失勢的自我揭露。他更像是依附在家族金字招牌上的守業者,而非能夠馴服派系、穩固權威的掌權者。

更致命的,是家族內部的裂痕已無法遮掩。他的姊姊、參議員艾米·馬可仕(Imee Marcos)竟轉而公開支持莎拉·杜特蒂,這一刀不僅來自外部,更來自最親近之人,突顯家族政治版圖正在分崩離析。而馬可仕安排的接班人——堂弟、現任眾議院議長馬丁·羅穆亞德茲(Martin Romualdez)也被視為潛在的總統競爭者,眾多親人搶奪眾議院院長一職,內鬥的火線正式引爆。馬可仕家族看似統一的政治品牌,如今更像是一場分裂失控的「名門內戰」,尚未與敵營對決,自己人已先兵戎相見。

結語:當民主成為特權階層的嘉年華

這場中期選舉,不僅是2028年總統大選的預演,更是一面無情的照妖鏡,照出菲律賓民主制度長年被家族寡頭綁架的真實面貌。當選舉變成政治家族之間的世襲循環,當公共政策被淪為場邊配角,民主所賴以維繫的信任與競爭,也一併遭到掏空。

杜特蒂家族憑藉地方勢力與民粹操盤證明:強人崇拜與鐵腕治理仍是勝選利器;而馬可仕家族則以內鬥、斷裂與光環褪色,說明繼承家名不等於繼承權威。2028年的總統大選,不僅是兩大王朝的最終對決,更是全體菲律賓人民能否掙脫「家族政治宿命」的最後試煉。

問題的核心從未改變:人民會繼續為血統與財力鼓掌,還是終於敢投下那張打破神話、捍衛民主的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