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今天公布首屆智慧創新大賞競賽結果,吸引來自36國、1253個團隊參賽,最終由振生半導體、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台灣大學、英國和菲律賓等團隊脫穎而出並奪得金牌,期盼透過競賽平台緊密結合人才培育、技術應用及產業需求。

為號召更多企業及學子投入AI應用技術的研發,經濟部首度舉辦智慧創新大賞,並於今天辦理決賽暨頒獎典禮,共有來自36國、1253個團隊參賽,最終決賽由233個隊伍中遴選出93個獎項。

經濟部政務次長何晉滄致詞表示,AI正在快速改變全球產業結構,從製造、醫療、金融以至於日常生活中的各項服務,幾乎沒有一個領域不受影響,智慧創新大賞以競賽平台將人才培育、技術應用及產業需求更緊密的結合起來。

何晉滄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民主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但在AI晶片發展上需要更急起直追,以提升產業競爭力,相關部會也積極推動AI產業化,透過建構算力、開發語言模型和生成式AI等都是重要的AI基礎建設。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郭肇中表示,首屆智慧大賞不但國內企業及學校報名踴躍,更有來自36國包括印度、菲律賓、美國、英國共353位國際人才組隊參賽,證明這項競賽不只是台灣的舞台,更是全球AI創意交流的重要平台。

為了協助產業快速強化AI人才及應用的能量,郭肇中表示,除了舉辦智慧創新大賞,也將結合學校及法人研究機構的試產線能量,協助企業進行設計、新產品的研發與打樣,並與相關單位包括中企署、產發署共同合作,協助產業AI轉型,並養成AI實作專業人才。

產業發展署署長邱求慧表示,台灣基礎建設雖然排名第4,但人才、研究及商業化都亟需提升,籌辦智慧創新大賞就是希望以競賽快速強化AI應用落地及培育相關人才。

經濟部表示,今年智慧創新大賞的參賽作品橫跨資通訊、製造、醫療、批發零售、教育和金融等領域,其中不同類組的8個金牌分別由網威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鈺立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悠由數據應用股份有限公司、振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台灣大學及英國、菲律賓等團隊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