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西洋那無垠的蔚藍中,最快樂的航海探險英雄陳懷璞再創海上傳奇。他以一艘僅36呎的無動力帆船,毫無依賴科技導航,以傳統的天文航海法勇敢迎向狂風巨浪,完成了航越北大西洋超過6千公里的極限挑戰,成為全球最年輕以太陽、月亮與星辰為導航、憑藉天文航海法橫渡大西洋的探險家,開啟了人類海洋探險新紀元。

「豪華郵輪固然讓人享受,但只有駕馭中小型帆船,才能真切面對大自然的浩瀚與人類自身的渺小。」陳懷璞如此談及他對海洋的熱愛與追求。

2024年聖誕節,他與一支由北歐維京人組成的精英探險隊,從非洲西撒哈拉外海的加那利群島起航,沿著非洲維德角、穿越中洋脊,追隨著地球悠長的貿易風,最終書寫下這場近乎不可能的航海壯舉,為台灣航海史添上這成功的壯舉。

探險家陳懷璞表示,在這段非凡的航程中,每一刻都充滿詩意與啟示,清晨,海平線上破曉的第一縷晨光猶如生命的甦醒;白天,船頭面對著三米高的巨浪,他在浪花中細細領悟海洋的奧秘;中午,當太陽達到天空最高點,他用六分儀在無任何電子輔助的情況下精準計算航海位置;黃昏,夕陽將天際渲染成七彩畫卷,彷彿為大海獻上一幅絕美畫作;而當夜幕低垂、繁星滿天,躺在甲板上,感受著無光害之夜的寧靜,與浩瀚宇宙對話,體會那份來自海洋的心靈洗禮。

陳懷璞,現為英國皇家遊艇協會認證的職業級航海大師(RYA Yachtmaster Offshore),從零開始學習如何讀懂風浪與季風的節奏,從如何操作主帆與前帆,到在極端環境下求生自救,每一項技能都凝結著無數次的實戰與成長。他坦言,即便是久未出航也難免暈船,但只要放下以自我為中心的堅持,完全交由大海的節奏牽引,便能迅速找到那份屬於海上探險家的平靜與自由。

令人矚目的還有,一顆位於火星與木星軌道間的小行星——編號15554,已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林肯實驗室以其英文全名「Chenhuaipu」命名,象徵著他對海洋探險領域的傑出貢獻,猶如星空中永恆閃爍的燈塔,激勵著無數懷夢航海者。

陳懷璞深信每一次出海探險都是一次全新的自我歸零與重生的契機。正如他所言:「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有親自擁抱大海、勇敢面對未知,才能發現屬於自己那獨一無二的黃金寶藏。」在這片無邊的大海上,每一朵浪花、每一道光影都訴說著挑戰、堅持與成長的故事。這次壯舉不僅僅是一次極限航行,更是一段關於夢想、勇氣與自我蛻變的傳奇,激勵著更多人勇敢追尋那屬於自己的海洋奇蹟。

亞果遊艇集團董事長侯佑霖對陳懷璞的壯舉讚譽有加,強調對於推廣海洋文化之活動,亞果遊艇都會秉著愛才惜才,大力襄助。陳懷璞此行帶著亞果授予之三角旗伴隨與之同行,董事長侯佑霖表示:「陳懷璞是台灣海洋精神的代表,這次成功橫渡北大西洋,讓世界看見台灣航海人才的實力,並會持續的支持他後續的挑戰。這不僅是個人成就,更是台灣航海文化的一大突破,將激勵更多年輕人勇敢挑戰極限,擁抱海洋。

陳懷璞此行帶著亞果遊艇集團授予之三角旗伴隨與之同行,亞果表示與有榮焉。   圖:陳懷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