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夜行王者」之稱的台灣最大型貓頭鷹「黃魚鴞」行蹤隱密,難以追蹤。然而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今(7)日表示,研究團隊透過設立猛禽棲息架方式,竟在七家灣溪畔捕捉到黃魚鴞身影,顯示七家灣溪流生態保育有成。

雪管處表示,過去20年來,研究團隊長期監測七家灣溪生態變化。去年首度嘗試在溪畔架設猛禽棲息架後,竟成功紀錄到台灣境內最大型貓頭鷹「黃魚鴞」的身影,不僅展現七家灣溪流域生態保育成果,也證實國內生態監測技術正在進步。

雪管處說明,黃魚鴞為台灣最大型貓頭鷹,主要分布區域為台北貢寮區的草嶺古道至墾丁國家公園南仁山保護區間的山區溪流附近。目前發現海拔最高的棲息地,就是位於雪霸國家公園內的七家灣溪。

雪管處指出,由於黃魚鴞具有夜行和行動隱密等生活特性,難以長期追蹤。去年起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主導的研究團隊首度於七家灣溪流域設置猛禽棲架,配合自動相機監測,才成功拍攝到黃魚鴞停留於棲架上的珍貴影像。

此外,雪管處分享,設置於七家灣溪附近的自動相機除了多次捕捉到黃魚鴞出沒畫面外,也曾拍攝台灣野山羊、山羌、野豬、食蟹蒙等多樣野生動物,顯示雪霸國家公園環境保育及生態復育工作有成,同時也展現國內對於野生動物監測技術的進步。

雪管處分享,設置於七家灣溪的自動相機也曾拍攝到台灣野山羊等野生動物。   圖: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