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的政治、經濟環境逐漸惡化,越來越多外資選擇撤出中國。中國歐盟商會近期發布最新的《歐盟企業在中國建議書》,向中國提出上千條建議,更直言現在在中國經商「風險越來越大,回報似乎越來越少」。與此同時,也有美媒發現,美國企業在中國的利潤創下歷史新低,推測可能也與地緣政治緊張以及中國經濟放緩有關。
X 推主「李老師不是你老師」在 X 發布推文指出,中國歐盟商會於 9 月 11 日發布《歐盟企業在中國建議書 2024/2025 》,總計向中國提出了 1043 條建議。該建議書提到,目前中國歐盟商會旗下有三分之二的會員企業在中國的利潤率大幅下降,甚至已經降到全球平均最低的水準。
該報告也指出,受影響企業的總部以及股東近期也逐漸產生「在中國投資產生的回報,已經不再與面臨的風險相稱」、「風險越來越大,回報似乎越來越少」的想法,不少歐盟企業都萌生出中國市場的想法。
《德國之聲》也發布報導指出,歐盟駐華商會主席彥辭受訪時表示,北京方面過去針對經濟的改革承諾「並未落實」,外國資本外國企業面臨到的問題逐漸增加,對歐洲企業來說,「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已不斷下降」。
該報導稱,中國市場曾因具有可預測性、可靠與高效,吸引大量外資進駐。然而,目前的中國市場已經失去了這些優點,營商環境也變得更加政治化,讓許多外國企業不得不背負一些額外成本,獲利大幅下降。
彥辭表示,現在中國的經濟環境「極為嚴峻」,認為中國的經濟已經患上長期的「新冠後遺症」,至今仍未能完全恢復。彥辭稱,現在外國企業在中國營利十分困難,在中國以外的許多國家都能獲得比在中國經商更高的利潤,且這個趨勢未來可能還會「進一步增強」。彥辭認為,目前有約三分之一至一半的歐盟企業還在觀望是否進一步投資中國,如果中國政府不能證明中國仍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投資地點,可能會有越來越多外國企業考慮撤出中國市場。
彥辭強調,中國國務院曾在 2023 年 8 月發布「 24 條政策」,試圖給外資發出積極訊號,且確實在某些領域有了切實地改進,但仍有許多重點措施進展有限,甚至「毫無進展」。彥辭也引用了中國歐盟商會於 5 月公布的一份問卷調查結果,稱總計 512 間受訪企業中,有 44% 的企業對中國地區的業務前景抱持悲觀態度。彥辭表示,如果北京政府不能採取確實的手段「扭轉局面」,外資不看好中國經商環境的趨勢可能會繼續持續下去。
不只歐盟的企業,美國企業也受到中國經商環境惡化的影響,利潤逐漸走下坡。根據《美聯社》報導,上海美國商會於 12 日發布一份中國商業報告,該報告顯示,總計 306 間在中國經商的受訪美國企業中,成功在 2023 年獲利的公司僅佔 66% ,創下歷史新低。該報告也指出,僅有 47% 的受訪者對中國未來五年的商業前景抱持樂觀態度,是近 20 年來最低的水準。
該報告指出,造成在中國的美國企業營利大幅縮水的原因,可能與地緣政治問題以及中國經濟放緩有關。報導稱,中國與美國近年來在貿易、製造業以及南海問題上存在分歧,中國也持續面臨國內經濟放緩的問題,許多中國民眾不敢消費,甚至造成通貨緊縮的現象。
上海美國商會會長 Eric Zheng 在公布報告前的記者會上表示,外國企業在中國開展業務的風險,於過去幾年逐漸上升,但中國卻面臨需求疲軟、產能過剩的問題,市場正在逐漸放緩,「這是風險與回被之間的平衡」。Eric Zheng 指出,在 2023 年接受調查的美國企業中,有 25% 的企業減少了對中國的投資,並將這些資本轉向越南、馬來西亞或南亞等地區,顯示了外資對中國經商環境的不信任。
中國歐盟商會發布的《歐盟企業在中國建議書 2024/2025 》中,向中國提出上千條建議。中國駐華商會主席彥辭也呼籲中國政府,盡早採取「確實手段」,才能扭轉外資逐漸撤出的局面。 圖:翻攝自 @whyyoutouzhele X 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