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高雄街」在1924年12月25日升格為「高雄市」,今年是這座南部港口城市百年里程碑。高雄市政府將啟動為期近半年的「百年好市」計畫,策劃一連串遊程遶境、講座、論壇、展示、國際交流等活動,首波活動將於8月登場。活動主視覺以象徵高雄百年發展的「海空雙港」為意象,傳達海空聯運造就高雄城市發展的歷史底蘊。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繼1920年「打狗」更名「高雄」後,1924年市制升格,高雄市始成為地方政府團體、具公共財源,這項體質改變,擘劃了這個鄰海小鎮的發展藍圖。同一年,武德殿啟用、「高雄女中」成立、壽山紀念公園與鼓山魚市場開始籌建,政經中心哈瑪星日漸完善。而後幾年間,開通壽山洞(西子灣隧道),改善海水浴場,並設置運動娛樂設施如棒球場、游泳池等。西子灣成為高雄市民休閒、外地遊客觀光的新天地;城市中心、運動娛樂和公園休閒等空間規劃,全數到位。
從那時起,高雄因先進產業移植展開狂飆發展的百年。日治時期有製糖、製磚、水泥、重化工業、煉油工業;在此基礎上,戰後順勢發展塑化、石化、代工業、重工業,乃至近十多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漸成高科技、文創觀光之城。高雄是座因港而生,順鐵路而起,循著產業蛻變而成的工業重鎮。歷經數次行政轄區變遷,人口從4萬多到現今的273萬。2024年回望百年,作為移民城市的高雄,仍持續匯聚來自全臺各地的人一起打拚、一起生活,成為如今大家所認知的「高雄」模樣。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此次「百年好市」以數字100,和翻轉90度的「高」字幾何結合,作為高雄設市百年的紀念LOGO;帶著透視,如膠卷般看似正在出格的100,也象徵前進和延續。主視覺用船、飛機,去呈現這個山海圍繞,藉由海港與空港交織,帶來歷史、繁華和人文的港都工業城。故此次活動策畫將圍繞著「百年高雄的成長與發展」,以「工業」、「鐵道」、「海洋」、「歷史」四個面向,用遊程探索大家所不知道的高雄、用講座論壇深度討論這座城市的發展、用展覽娓娓訴說高雄故事、更有百年好市特別企劃,期待大家在2024年整個下半年,一起來加入了解這座光榮城市的行列中。
高雄市文化局表示,此次「百年好市」活動將從8月起到12月,策畫包含「好市遶境:限定!高雄探秘」、「國際對望:北九州門司港」、「好市開講:屬於高雄的地方學」、「百年論壇」、「焦點場館:高雄文資巡禮」、「百年好市紀念特展」等系列活動,更有百年特別企劃「鐵道復駛:濱線啓程」。
高雄緣起海港,自1900年起,鐵道和港埠建設在港邊展開,海陸聯運的現代化海港是高雄市聯通世界的平台。而後現代化工業接二連三引進,先是1902年的製糖工業,其次是1934年的化學工業,再者是1942年的石油煉製工業。日治時期高雄不僅是港都,更是工業城。而其作為現代都市的擘畫始於1908年,結合港埠建設和都市設計於一體。1920年「打狗」更名為「高雄」,設高雄州治理今日高屏地區,奠定高雄在行政體制上的宏觀視野。1924年正式設立「高雄市」,具體厲行這座現代化城市「以海港為視野、以科技為資本」的底蘊。1936年更擘劃以40萬人口規模設想的都市計畫,1940年高雄市超越台南市成為全台灣第二大城市。
二次大戰後,高雄的港埠建設持續不斷,碼頭總長大幅擴張,各式機能更因應時代需求,1989年高雄港躍居世界第三大貨櫃吞吐港。除了海港,日治時期的小港飛行場於1965年改為民用並擴建為「高雄航空站」,後來升格為「高雄國際航空站」開辦旅運和貨運。至此,高雄市成為全台唯一擁有「海空雙港」的城市。
除此之外,高雄市更肩負國家先進工業發展的使命,1950年代的塑化工業、1960年代的石油化學工業和著名的加工出口區的代工產業,以及1970年代的重工業等。伴隨著各式工廠、工業區和工業聚落的出現,工作機會吸納了農村多餘勞動力進入城市推升人口成長,1976年高雄市人口一舉跨越百萬人,並於3年後升格為院轄市。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升格,成就了今日的高雄市。
哈瑪星地區今昔對照。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鼓山魚市場今昔對照。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日治時期之西子灣海水浴場。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
高雄8月起到12月推出「百年好市」計畫系列活動。 圖:高雄市文化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