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地震頻繁,不過台灣究竟是否會面臨海嘯威脅,中央氣象署表示,台灣歷史上仍有幾起重大的海嘯事件,包括1781年的屏東海嘯、1682 年台南海嘯、1867年基隆海嘯。氣象署並貼出地理位置圖表示,台灣就在「海嘯搖籃」隔壁,氣象署坦言,「不常發生不代表不會發生」。

氣象署指出,過去在1781年發生過屏東海嘯,屏東鳳港西里於四、五月之間,在一個天氣晴朗,沒有雲彩的日子,忽然海水暴吼如雷,水漲數十丈,近村的人與建築盡數被淹沒。而在1782年或 1682 年也發生台南大海嘯,海嘯與地震歷時八小時,幾乎全島都受到波及。另歷史紀錄最完整的是,1867年基隆海嘯。

氣象署指出,隨著測報技術的發展,台灣的海嘯紀錄也越來越完整。從2000 年至今也因為遠地地震或近海地震,陸續發生過海嘯。而最近的一次,就是 0403 花蓮大地震後,在宜蘭蘇澳、烏石、台東成功等地觀測到海嘯。

至於台灣地理位置是否會發生海嘯,氣象署說明,台灣就在海嘯搖籃隔壁,全球約80% 的海嘯,都發生在緊鄰台灣東部的「環太平洋地震帶」。而台灣附近也有多個可能的海嘯源,例如馬尼拉海溝、琉球海溝等,都可能造成大規模地震而引發海嘯。台灣東北部的海谷和海槽,同樣有發生海底山崩的潛在風險。再來,台灣附近海域的火山群活動,也可能成為另一條「海嘯引線」。

氣象署進一步說明,以地形來說,台灣本身對海嘯有一定程度的「防禦值」,西側的台灣海峽海水較淺,不易形成海嘯,東側海岸則因為坡度較陡、高度變化大,使得海浪來臨時不容易堆高,或被峭壁彈回去。但氣象署也提醒,不能因此掉以輕心,「不常發生」不代表「不會發生」。

氣象署貼出地理位置圖表示,台灣就在「海嘯搖籃」隔壁,氣象署坦言,「不常發生不代表不會發生」。   圖:翻攝自中央氣象署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