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博愛座引發的衝突層出不窮,不僅撕裂長輩與年輕族群的情感,更掀起檢討博愛座設置必要性的聲浪。《榮泰創數據》觀察近一年來網路上關於博愛座的討論,並統整民眾對於博愛座的見解,以了解現行可以調整的方向。其中獲得最多人討論的方案是「直接廢除博愛座」,一方面減少乘客的搭乘壓力,另一方面也避免博愛座閒置無人敢坐,降低車廂擁擠的情況。此建議得到超過2.1萬則的關注和認同,佔了整體討論的70%以上。其次的建議是透過更改博愛座名稱,重新定義使用方式和優先順序,共有5.6千則聲量。也有一派人認為,保留博愛座有助於建立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社會氛圍,聲量達3.3千則。位居第四的建議是「放寬建議乘坐對象」,有超過1.1千則聲量。排名第五的提議是「修改座位顏色」,避免讓年長者誤認深藍色座位是專屬於他們的位置,聲量達675則。排名第六的則是民眾黨立委吳春城建議在車廂內全面加裝「讓座鈴」,但此建議引起網友批評,認為其過於強制性、矯枉過正,甚至是一種道德綁架的表現,有636則聲量。

台灣的博愛座明文規範於《身心障礙者權益保護法》第53條第3項,規定大眾運輸工具必須設置博愛座,以供身心障礙者和老弱婦孺優先乘坐。原先立意良善、旨在保障弱勢群體的政策,卻因界定規範模糊,導致對博愛座功能的誤解屢見不鮮,進而頻繁發生讓座紛爭。為了消彌不斷衍生的爭議,一些民意代表針對博愛座設置問題提出建議方向。

從大眾交通工具的「博愛座」聲量走勢來看,每當發生相關的衝突事件,或是網友分享自身或目睹的博愛座事件,便會觸發關於博愛座問題及讓座行為的熱議。最近一次引起極大關注的事件發生於2023年9月,知名作家李昂在臉書痛斥3位年輕人不讓博愛座,並指責他們看起來並無需要,要求台北市長蔣萬安對博愛座的使用規範做出說明。李昂的貼文一出,立馬引起正反兩派論戰。不少同齡人附和李昂的看法,大罵年輕人「教育失敗」、「沒有教養」。另一方面,多數年輕人則認為李昂「倚老賣老」,強調「博愛座不是給長輩作為情勒的工具」。這次「李昂事件」引來廣泛討論,單日聲量即達3萬則。

而在今年6月份,台北捷運一周內爆發兩起博愛座糾紛。6月11日,一名年輕女子因長時間上班身體不適被強逼讓出博愛座後,情緒崩潰而撞柱,6月18日又有年長者要求乘客讓座,被拒絕後竟用雙掌合擊對方頭部,引來大批年輕族群不滿留言「不是老人變壞了,是壞人變老了」、「還有力氣打人,應該是不需要博愛座」,導致各界對於廢除博愛座的呼聲越演越烈,單日聲量也突破高峰,達1.2萬則。

面對博愛座的紛擾不斷,存廢問題再次浮上檯面,讓更多人省思博愛座的使用方式是否能夠更有彈性。衛福部長邱泰源近日也多次表態,一定會保留博愛座,並將偕交通部及各單位共同協商討論擴大優先乘坐對象及名稱,可能參照其他國家的制度,像是日本的「優先席」,盡快提出法條修正。

博愛座到底誰可以坐?該不該廢除?是否需要改名?或是有其他的替代方案?歷經很多次討論後,各方紛紛提出了調整博愛座的建議。其中,獲得最多人討論的方案是「直接廢除博愛座」,認為其可以從根本解決問題,一方面減少乘客的搭乘壓力,另一方面也避免博愛座閒置無人敢坐,降低車廂擁擠的情況。此建議得到超過2.1萬則的關注和認同,佔了整體討論的70%以上,顯示目前的討論方向集中在是否廢除。

排名第二的建議是透過更改博愛座名稱,重新定義使用方式和優先順序,引起5.6千則聲量。博愛座名稱由來是當時台北市公車業者為紀念蔣中正逝世週年而共同設置,旨在期望乘客能發揮蔣公「仁慈博愛」的精神,自發讓座給老弱婦孺。但如今有人認為這個名稱既過時又語焉不詳,提議可以借鏡加拿大、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做法,將其更名為「優先座」或是「禮讓座」,以便在無需求的時候,大家都能使用這些座位。但也有人主張,會出現讓座糾紛,更多是人的行為問題,改名本身不能完全解決。

除了支持廢除博愛座的一派意見外,也有一派人認為,博愛座設置的初衷本來是善意的,應該保留以照顧隱性需求者,沒必要因為少數的個案而全面取消,且保留博愛座有助於建立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社會氛圍,聲量達3.3千則。儘管這一觀點仍獲得相當的支持,但與贊成取消的民眾相比,仍存在顯著的差距。

位居第四的建議是「放寬建議乘坐對象」,有超過1.1千則聲量。現行條文規定,博愛座的優先乘坐對象包括「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衛福部正在考慮擴大其使用對象,將之修改為「身心障礙者及其他有實際需要者」,以更加貼近現代社會的需求和多樣化的乘客群體。

排名第五的提議是「修改座位顏色」,透過降低一般座位與博愛座在空間與外觀上的差異,避免讓年長者誤認深藍色座位是專屬於他們的位置,聲量達675則。排名第六的是民眾黨立委吳春城建議在車廂內全面加裝「讓座鈴」,讓乘客只要有需求就可以按鈴,提醒大家注意及喚起關愛他人之心。但此建議引起網友批評,認為其過於強制性、矯枉過正,甚至是一種道德綁架的表現,有636則聲量。

其他少部分的建議包括「加強教育及宣導」,提高公眾對博愛座設置初衷和使用規範的認識,強調博愛座是禮讓給「有需要的人」,而不僅僅是針對某一特定群體。另礙於目前明文規定博愛座比例不得低於總座位數的15%,因此也有人提議博愛座比例可適度減少,釋出部分座位空間,讓一般乘客也能使用,同時減少民眾對博愛座使用的疑慮。

《榮泰創數據》指出,面對目前廢除博愛座為主流意見,政府應該思考如何調整政策和措施,使得博愛座的設置標準更具彈性和適用性,在維護公共秩序的同時,也能有效達成社會公平的目標。

博愛座讓位爭議頻傳,衛福部長邱泰源擬修法。   圖:《榮泰創數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