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想回到農村時常常會思索,「誰陪我到農村就業、創業?青年如何融入農村生活?如何找回瀕危的文化?」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長期以來自推動青年返鄉參與農村發展,提出60個切身之痛的提問,寫入《靑村永駐60問-你的理想人生》書中,最近已經公開發表,並且歡迎各界踴躍索書。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副署長林長立昨(8)日前往雲林縣,分別到口湖「好蝦冏男社」、虎尾「雲林故事館」及崙背「紹安好伴屋」舉行贈書儀式,感謝這幾位青農返鄉在農村深耕茁壯,實現自己的夢想、成就不一樣的人生。

「好蝦冏男社」負責人李富正家中從事水產養殖業。2010年李富正退伍後,在一場同學聚會中與朋友們聊起過去在口湖鄉生長的記憶,以及當時養殖業的榮景;但後來的口湖鄉,不僅人口流失嚴重,超抽地下水更導致生態失衡。憑藉著一股想回家的熱忱,以及立志為口湖找回過去養殖業榮景的決心,李富正在這場聚會中號召了7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回到口湖鄉開始他們的養殖生活,在2011年成立「好蝦冏男社」。

李富正教大家如何辨識白蝦的新鮮度。唐復年/

亞洲大學師生透過大專院校農村實踐共創計畫與李富正合作,在雲林口湖養白蝦,不只不用藥,更年年於年底清池、曬池前舉辦「好蝦赤腳季」活動,邀請民眾參與原本只有漁民奢侈獨享的摸魚撈蝦樂趣,成為在驕陽烈日下的年輕「黑腹帥」。

副署長林長立在「好蝦冏男社」體驗撈魚的樂趣。唐復年/

雲林科大老師劉雯瑜帶領學生透過大專院校農村實踐共創計畫,走進環境清幽古樸的雲林故事館,娓娓解說著由阿公阿嬤一起參與創作的繪本及好物,青銀共學帶大家認識雲林在地產業。團隊從「選物」的角度出發,先從故事館已有的產業繪本著手,邀請繪本創作者推薦,團隊整理出產品與行程,漸次完成20個鄉鎮的伴手禮與行程。

本身是社工師的廖婉婷,偶然從族譜上發現自己是客家人來台的第21代子孫,但自己對家鄉崙背卻很陌生,於是積極投入傳承詔安客家文化,透過青年回鄉行動獎勵計畫在社區打造了老老少少都能聚在一起的「好伴屋」。

副署長林長立表示,從「大專院校農村實踐共創計畫」、「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洄游農stay」、「青年回鄉行動獎勵計畫」,到「青年回留農村創新計畫」等系列計畫,陪伴青年發揮創意擴大社會影響力、關注環境永續,並透過農村經濟設計及跨域創新,持續在農村深耕茁壯,實現自己的夢想、成就不一樣的人生。

《靑村永駐60問-你的理想人生》一書集結多項計畫的亮點案例,提出60個切身之痛的提問、紀錄突破重圍的經驗與教戰守則,匯聚書中。想看青年如何憑藉熱情與創意前進青村、探索永續未來,農村水保署特別於「農村好讚」Facebook粉絲專頁舉辦贈書活動,邀請各界12月18日前踴躍索書,贈完為止。

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表示,本書帶您看見青年如何發掘需求、解決問題,也提供給想在農村實現理想人生的有志者最好的參考行動指南。透過「社會影響力」、「環境永續」、「農村經濟設計」以及「跨域創新」四大關鍵戰略出發,看見不一樣的青年在農村實踐理想、前進永續新世界,讓農村蛻變成為宜居宜業、幸福生活的永續綠色典範,有興趣的朋友請把握索書時間,一起和書中人物品讀農村。

副署長林長立展示雲林科大老師劉雯瑜帶領學生協助地方產業規劃出的繪本與伴手禮。   唐復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