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臺灣仲裁週」於今(23)天登場,各地律師公會、律師事務所、產業公協會及行業仲裁機構共襄盛舉。主辦單位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理事長吳永乾表示,近年來無論政府相關單位或民間團體,為紓解訟源,提昇爭議解決的品質,無不致力於推廣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ADR),卻因為認識有限而不能善加運用,為了要推廣國人對於調解及仲裁制度的了解,今年已是第四屆的臺灣仲裁週由中華民國仲裁協會與全國律師聯合會主辦,相信所有與會者都能有很大的收穫。

吳永乾致詞時說,誠如在座專家學者所理解,現代民商事仲裁,雖然已經發展超過一個世紀,但是一般民衆和多數企業家對於這麽重要的一種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卻因為認識有限,而不能善加運用,非常可惜。為了改善許多人不知仲裁為何物,以致於阻礙仲裁制度發展的現象,聯合國經濟暨社會理事會特別在2006年通過決議,宣布每年九月的第三個星期為「國際仲裁週」。

吳永乾指出,聯合國希望各國透過有計畫的推廣活動,促進仲裁和調解作為解決國際投資爭議和各類商務糾紛的有效途徑。這就是多年來,世界各地仲裁機構紛紛舉辦仲裁週,而且規模愈來愈大的主要原由。中華民國仲裁協會是全台歷史最悠久、組織最健全、收案量最龐大的仲裁機構,對於如何強化及推廣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ADR),以有效疏減訟源、提升審判效率及品質的司改課題,理應責無旁貸做出積極貢獻。

吳永乾續指,早自1960年代開始,中華民國仲裁協會除了主動参與仲裁法的立法、修法工程,以及從事國際仲裁機構的交流合作之外,更藉由仲裁人培訓、圖書期刋出版、專題講座、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模擬仲裁庭競賽等活動,卯足全力推廣仲裁和調解機制。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之際,仲裁協會又在司法院、法務部、經濟部等政府機關的支持鼓勵下,與全國律師聯合會共同創辦第一屆臺灣仲裁週,如今已經堂堂邁入第四屆,總算又為仲裁推廣的國際接軌,克盡一分心力。

吳永乾提到,本屆臺灣仲裁週在規劃階段,特別參考巴黎、倫敦、香港等國際大型仲裁週的作法,廣邀全台各地律師公會、法律事務所、產業公協會及其他仲裁機構參與承辦糸列活動,獲得熱烈的迴響。因此,第四屆仲裁週除了下午的開幕式及主題演講之外,接下來六天陸續還會有1場由本會與台大WTO中心聯合主辦的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及由各協辦單位承辦的10場仲裁實務研討會。這些演講和研討會的主題都很適切、内涵也很豐富,相信所有與會者都能有很大的收穫。

「2023臺灣仲裁週」今日下午的開幕式假台北市101大樓双融域(AMBI SPACE ONE)盛大舉辦,以創新的沈浸式數位藝術視覺饗宴與藝文表演呈現,期使參與的嘉賓能在耳目一新的氛圍中互動交誼。今日蒞會的包括司法院副院長蔡烱燉、法務部長蔡清祥、台北市政府法務局長連堂凱、前大法官黃虹霞及大法官詹森林等多位嘉賓。兩會主辦單位致詞時皆強調,仲裁為訴訟外極具效率的爭議解決機制,惟其仍需多加推廣,使社會各界能夠善加利用。

主辦單位同時邀請名譽理事長李復甸以「接軌國際善用ADR」為題作主題演講。李復甸提及,每一個我國簽署的投資協定都有仲裁條款,因此仲裁是引進外人投資或是對外投資的決定關鍵。然而台灣仲裁的困境除了我國非紐約公約的會員國外,仲裁法亦未採聯合國模範法。其建議,應於現行的仲裁程序進行時,善用「審前會議」、「審理範圍書」及「程序指示書」等機制,以期循序漸進與國際接軌。

另一方面,仲裁週將展開十一個場次的研討會貫穿為期一週的活動,內容涵蓋不同產業爭議解決機制的最新實務發展與介紹;包括不動產爭議、政府採購爭議、臺商企業紛爭及調解實務等議題。其中24至25日舉辦為期一天半的「臺北國際仲裁暨調解研討會」,邀請來自全球各區域的專家學者,自科技運用及全球經濟的角度,探討國際爭端解決所面臨的挑戰及變革。

此外,主辦單位也邀請到世界知名的國際經濟法學者、前世界貿易組織(WTO)上訴機構主席、現任瑞士伯爾尼大學教授博舍(Dr. Peter Van den Bossche)擔任主題演講嘉賓。除了「臺北國際仲裁暨調解研討會」之外,「2023臺灣仲裁週」各場研討會均為免費參加,歡迎社會各界欲瞭解ADR機制的大眾,踴躍報名參加,活動議程請瀏覽仲裁週官網http://www.arbitrationweek.tw/

仲裁協會理事長吳永乾於2023仲裁週開幕式致詞。   圖:仲裁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