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國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於 6 月底發布一項研究提案,計劃對小鼠胚胎進行「基因編輯」,並進一步對人類受精卵或其細胞進行基因編輯,以測試突變是否能預防阿茲海默症。不過,該提案有違生物倫理,引發西方學者的疑慮。
據《大紀元時報》報導,賀建奎曾在 4 年前,以「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私自將修改過基因的人類胚胎植入人類子宮,製造出至少 3 名基因改造嬰兒,成為歷史上第 1 個竄改人類基因庫的人。不過,該實驗並未在科學期刊或學術研討會上正式宣佈,且賀建奎擅自使用他人的血液樣本送檢,以避免醫護人員得知生父患有愛滋病毒(HIV),有違學術倫理。
對此,科學家們審查了賀建奎向《美聯社》(AP)提供的實驗數據,質疑其實驗可能導致基因發生「脫靶效應」或其他非預期改變。據科學家於 2020 年 10 月在《細胞》雜誌上發表的論文,當使用 CRISPR 技術修改 1 名先天性失明男子的精子所生成的 EYS 基因時,在這 40 個胚胎中,約有一半失去了該基因所在染色體的大片段或整個染色體。不僅如此,科學家指出,編輯基因組可能對患者造成嚴重的長期併發症,例如惡性腫瘤。
史丹佛大學生物物理學家奎克(Stephen Quake)對《華爾街日報》表示,西方學者認為賀建奎忽視美國國家學院(NASEM)對編輯人類基因的嚴格標準,且明明有其他防治愛滋病毒的方法,例如生殖治療能清晰精子上的病毒,減少傳播風險。
據美媒《STAT新聞》取得賀建奎招募臨床實驗志願者的文件,其一內容稱資金來源為中國科技部的國家重點研究計劃。另外,據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的資料,賀建奎實驗的贊助者還有深圳市創新委員會,顯示中國政府疑似支持賀建奎改造人類基因。
中國學者賀建奎擬對人類受精卵進行基因編輯,引發學者疑慮。 圖:翻攝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