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大稻埕夏日節自7月1日起至8月20日展開,活動時間不但長達51天,每週三晚上8:30還會施放煙火秀。不過,改成平日晚上施放煙火,湧進不少人潮、車潮,再加上不少民眾下班回家,導致周邊交通嚴重回堵,引發民怨。北市觀傳局長陳淑慧強調,希望觀光活動不是短暫的,必須要變成帶狀,打造成一個讓人家非來不可、很想放假來的觀光活動;不過,前觀傳局長劉奕霆今(13日)表示,沒人反對活動變帶狀,但辦活動配套措施應該做好,不要壞了活動的名聲跟招牌。

劉奕霆受訪指出,現在觀傳局想把活動辦成帶狀,「我想,不會有人反對」,但應考量辦活動後包括周邊交通的配套措施,尤其都會區幾百萬人口上下班時間,受到最大衝擊的是,已經規律在這裡上下班的市民,不能單純只把錢花在平日放煙火、大家看高興就好,但造成的影響非常龐大,可能是辦活動時沒想到的。

劉奕霆提到,我們在選擇效益上比較好的方式,如過去大稻埕情人節一場煙火8分鐘,盼帶動里民合作,尤其要辦演唱會,目的是希望大家來台北市河堤邊坐在這輕鬆度過一個下午、晚上,能促進地方周邊的公共效益。

劉奕霆認為,若把時間拉長,一個晚上只放3分鐘煙火,他認為,從成本上來看,尤其你得花費每一場活動要有大批警力,還有公務同仁疏導,這樣看起來每週三晚上3分鐘煙火,他覺得,沒這麼划算。

劉奕霆直言,有過這一、兩次經驗後,如果把封道狀況做更好的調整,後面還有好幾週要辦,相信還有很多可調整的空間,希望越辦越好,不要壞了這活動名聲跟招牌。

至於平日施放煙火,劉奕霆認為,希望大家能在平日參加城市觀光活動,那麼把平日拉長或許會增加大家來看的誘因,不然單純放在其中一天、尤其是週三,讓大家覺得可能沒經過思考就想辦在週間,直覺性覺得大家會因為這週間就會增加台北市觀光?其實效益上沒達到這效果,好像你去看澎湖花火節,想達到這樣效果,但只有學到學皮毛、沒抓到真正辦活動的精髓。

台北市觀傳局長陳淑慧。   圖:周煊惠 / 攝

今年「大稻埕夏日節」,於7月1日至8月20日在大稻埕碼頭及延平河濱公園登場。   圖:翻攝自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