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公告,7月1日起旅宿業得分階段限用一次性備品。早在疫情前,全台前三大桶裝水業者華生水資源,就投入2千萬元打造玻璃瓶裝水生產線,每月至少可為飯店業者減少2千公斤的碳排放。

輸送帶上排滿著玻璃瓶,一個個經毛刷清潔、洗滌,再填充蒸餾水,最後在無菌室中封蓋,每小時可生產2千瓶;一旁還有人正仔細檢查,以確保即將出貨的瓶蓋、瓶身不受損,準備送往台北文華東方、茹曦等知名飯店。

這裡,是年營收約2億元新台幣、全台前三大桶裝水公司,也是目前台灣唯一生產玻璃瓶裝水的華生水資源自動化生產線。2022年,華生更以玻璃瓶裝水,獲得國家品牌玉山獎傑出企業和最佳產品二個獎項,和輝瑞大藥廠、大成集團等知名企業並列。

「省下一個寶特瓶可減碳100公克,一間飯店每月少用2萬個寶特瓶,就可減碳2千公斤。」華生董事長胡端圓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自信地說。

文華東方喚醒永續

60餘年老廠啟動產品大變革

表面上,華生搭上全球減塑永續潮,成功打響玻璃瓶裝水名號;但其實,早在疫情前,他們就投入逾2千萬元,在台北內湖科技園區打造玻璃瓶裝水產線。

明明玻璃瓶裝水的成本比寶特瓶高出近5成,生產效率又只有十分之一,加上台灣政府尚未限制旅宿業使用寶特瓶,為什麼華生仍願意大舉投入?

「(玻璃瓶裝水)真的吃力不討好,一開始我其實不太想做。」談及投入原因,胡端圓忍不住苦笑,直言本於社會公益才開發這項產品。

時間回到2018年,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在集團永續政策要求下,決定將寶特瓶裝水替換成玻璃瓶裝水,於是,他們找上成立60餘年的桶裝水業者華生,說服他們引進自動化設備,生產供應玻璃瓶裝的一次性飲用水。

如此一來,飯店房客使用完畢後,玻璃瓶可由廠商回收、沖洗再重新裝填,不只幫房客省去自己去飲水機裝水的麻煩,也可達到循環經濟效果。

「當時文華東方說,全台灣都找不到業者做,我想著我們有製造、服務能力,不如為社會盡一點力,」胡端圓還原當時情形。

他思考的是,華生的商業模式為生產、服務一條龍,除了有容器循環使用的產線,也在都會區自建車隊,以降低配送及回收容器成本和碳足跡,且建置玻璃瓶裝水設備,不只符合減碳潮流,也有機會將業務範圍擴及到旅宿業。

但,文華東方酒店集團是全世界最奢華的飯店品牌之一,要成為他們的供應商並不容易。胡端圓自承,雙方前前後後花了近2年的時間研發,光是玻璃瓶的模具,就改了4次之多。

(閱讀全文…https://bit.ly/44FLGkV)

(本文獲《今周刊》轉載,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386期)

3萬元「房貸補貼」要入帳了!首波25萬戶「這時間」撥款 第一批名單有你嗎?小心漏做1事「視同放棄」

https://bit.ly/46HxvOb

李玟頭七/40億遺產Bruce想繼承有機會?Coco早設防!房產全沒貸款、用「長命契」鎖住權利

https://bit.ly/3Dt15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