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2月16日在臨時內閣會議上通過新版安保三文件,計有:「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與「防衛力整備計畫」,確定日本現階段的國防及外交的方向為中國定為「最大戰略挑戰」、允許自衛隊「擁有反擊能力」與未來5年間的國防預算費約43兆日圓(其中強化「防區外防衛能力」達5兆日元)等日本安保工作的重大改變,但鑒於國際關係現實主義的「利益與安全」為考量,日中關係將呈現「競合態勢」發展。
攻擊是最佳的防禦,日本安保戰略改變為「攻守合一」
對於日本戰後憲法「專守防衛」的觀念,自衛隊獲准「擁有反擊能力」,是一項重大戰略改變,正因日本正面臨著中國、北韓與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威脅,尤其是面對俄烏戰爭、台海情勢險峻、北韓飛彈試射等周邊安全保障環境急速嚴峻化,因此執政聯盟自民黨及公明黨,為了徹底強化防衛力,所以過去一直不斷進行相關協議,特別是北韓和中國的高性能導彈,一致認為目前的導彈防禦系統難以攔截,為阻止飛彈攻擊,日本當然要將發展擁有可攻擊敵方飛彈基地的「反擊能力」,以提高實際防衛與作戰能力,體現出由原先的「專守防衛」,到「擁有反擊能力」,因此「攻守合一」戰略積極,凸顯出日本「攻擊是最佳的防禦」的戰略意圖。
此外,日本對於中國日益的威脅,不但造成日本社會對中國認識上的務實改變,也使得日本確認強化日美同盟的重要性。所以這幾年對日本而言,首先在2016年實施的「新安保法」放鬆了日本和平憲法對日本自衛隊的限制,並根據「事態發展」採取比以往更大的,範圍更廣的自衛隊的軍事行動,尤其在「存立危機事態」時,在美國等國家遭受攻擊時,日本可發動「集體自衛權進行軍事反擊」,以及「武力攻擊事態」時,日本國土(包含美軍基地在內)遭受攻擊時,日本可以發動「個別自衛權進行軍事反擊」,此次的「擁有反擊能力」就是上揭兩項事態「軍事反擊」的延伸版。
強化防區外防衛能力,是日本因應中國挑戰的攻勢作為
檢視新版安保三文件中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之「中國動向是迄今最大戰略挑戰」、「國家防衛戰略」之「擁有反擊能力」與「防衛力整備計畫」之5年間的國防預算費約43兆日圓,其中強化「防區外防衛能力」達5兆日元。上情,既以呼應「新安保法」,凸顯日本針對中國的重大「挑戰」,必須「提高軍費」進行整備強大的「反擊能力」,諸如:向美國大舉引進「戰斧攻陸巡弋飛彈」,「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愛國者3型(PAC-3)配備鬼眼系統「低層防空與飛彈防禦用感測器」(LTAMDS)雷達,研發12式導彈的「陸基型」、「空基型」、「海基型」,甚至「潛射型」以具備陸海空等多維立體主動進攻能力,以大幅加強日本的長程打擊能力與嚇阻能力,並透由日美同盟的聯合軍演,以驗證上揭軍備的實戰能力。
日本因應台海有事,明確防衛台灣這個重要「戰略前沿」
日本從二戰前的「南進政策」,到當前的「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等於美日同盟有事」,日本各時期的防衛構想中就是將台灣列為日本的「戰略前沿」,正可點出日本會這麼重視台灣安全問題,當然是當前中國對台灣日益升高的武力威脅,以及台灣處於第一島鏈的核心位置與日本地緣脣齒相依,並具備與日本共同維護區域安全的防衛能力,因此當前台灣就成為美日同盟圍堵與遏制中國最為重要的戰略據點。所以自去年日本前首相菅義偉與美國總統拜登在4月16日的聯合聲明中,除了提及「維護東亞、印太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外,日本也「決心加強自身防衛能力」,增進同盟與區域安全,透過深入討論、制定打擊能力的作戰概念,進而增進有效嚇阻能量,並在嚇阻失敗時,建立足以反擊中國武裝侵略。在今年美日同盟的「東方之盾」及「利劍」軍演充分展現美日同盟的嚇阻與反擊能力,如何因應「台灣有事」,同樣是美日的共同課題。
日美同盟協防台海安全,加強西南諸島的軍事佈署
過去冷戰時代,日本的最大威脅來自蘇聯,所以軍力布署重點在北海道。而今蘇聯解體,中國代之而起,日本的防衛重點已由北方轉向西南諸島。亦即,針對中國海空軍力已經突破第一島鏈,其機艦在台海及西南諸島的軍事活動已成常態,使日本倍感威脅,預料日本今後一定會在西南諸島加強部隊駐守,以提升其防禦與打擊能力,有如:
(一)日本防衛省將在陸上自衛隊第15旅(沖繩那霸市)的基盤上,分別於2016年3月在那國島、2019年3月在宮古島、2022年底在石垣島完成駐軍,並預計在2027年再增加一個規模約為3000人沖繩防衛集團,將使部隊在緊急情況下從沖繩本島機動部署到各個偏遠島嶼,直到支援部隊抵達,通過防禦系統來提高威懾力,以應對中國對台海與西南諸島的軍事威脅。
(二)美國即將公布的2023度國防授權法案涉台部分,授權美國總統為台灣打造「區域應變軍備庫」,作為美軍因應台海與西南諸島軍事衝突時的軍火庫,而「區域應變軍備庫」的地點,咸認會放在日本西南諸島,也可看出日美同盟為因應中國未來可能的台海與西南諸島的軍事行動,將著重在西南諸島的軍事準備佈署。
(三) 結合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以岸制海」戰略改變,陸戰隊將會進駐到西南諸島,配合遠程打擊火力對台海形成制海攻勢,也就是奪取制海權,提高中國渡海登島攻擊台灣的成本。這種「以岸制海」有別於過去實際登陸和敵人面對面火力對決,在離島岸上配合高效攻擊武器,既可避免人員傷亡,也可以發揮更好的作戰效果。
日本把中國定位為最大挑戰,日中關係將呈現「競合態勢」
雖然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內一直有將中國在日本周邊的軍事活動定義為「威脅」的聲音,但是美國在10月提出的「國家安全戰略」定義出「中國是最大挑戰」,再加上首相岸田文雄所屬的派系向來為「重經濟,輕國防」,以及聯合執政的公明黨憂慮「威脅」一詞將激怒中國,因此日本決定以「挑戰」來定義中國。相較於10年前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只是把中國視為需要「關注與警惕」者,代表著「合作大過於競爭跟對抗」的關係,至於不用「威脅」則代表日中關係至少不是「敵對」關係。此外,當中國被日本定位為「空前最大的戰略挑戰」與明列「注重台海情勢安全與穩定」的同時,中國僅出現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達日本罔顧事實與重申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並敦促日方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陳腔濫調而已,並未有太大的政治與軍事動作。
上情,正可視為日中雙方在國際關係的「攻勢現實主義的利益極大化」,以及「守勢現實主義的安全極大化」的牽引下,日中關係的將朝「競合態勢」發展,也就是在日中的「各自不同」利益與安全的議題將呈現「競爭與對抗」態勢,而在日中的「彼此共同」利益與安全議題時則會採取「合作」態勢。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雙方應該都會保持「戰略克制」,而不致有「擦槍走火」的情事發生。
文/陳文甲(開南大學國家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當代日本研究學會第一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