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智堅論文門爆發時,朱立倫與國民黨們迫不及待拉高分貝,除要求當事人退選外,還無限上綱要求蔡英文道歉,在眾多丟石頭的人當中,張善政也是其中一個,平常跑桃園選舉行程都沒這麼認真,但是砲起林智堅時絕不手軟,連什麼都想當人家指導老師這般吃人豆腐的話都脫口而出。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如此積極一方面是見獵心喜,因為這是藍營「學術人」展現優越感的對話模式與通關密語(關於這一點,只有台大學倫會那幫「自詡高級外省人、爺們」才能心神領會,不足為外人道矣);更關鍵的是,由於張善政在選戰的策略就是佛系到底,行程有限政策毫無建樹,負面選舉對他而言才是熟悉又廉價的選戰策略。

隨著林智堅退選後論文抄襲失去討論價值,雖然有部分藍營政客與名嘴試圖繼續追殺,但有識之士已提出適可而止的呼籲,因為迴力鏢可能會燒到自家人許淑華身上。或許是殺紅了眼,或者是一心想複製韓國瑜昔日「痛恨民進黨」的操作,那些想藉機發揮撈取政治利益的人絲毫不鬆手,以為在同溫層發酵可以營造自己打綠英雄的形象,張善政還是其中一個,畢竟他當過人家副手候選人,雖不能完全參透模仿韓式風格,但他卻樂在其中,別人眼中是東施效顰,張卻自以為入木三分。

由於張善政先前把林智堅論文爭議上升到道德層面,這種「訴諸情感不講客觀論述」的策略,固然容易獲得同溫層的支持認同,但也把自己與中間理性選民給隔離開來;更致命的是,當自己爆發農委會研究案抄襲爭議時,他勢必成為眾矢之的,因為輿論絕對會拿當初他「最高道德標準」檢驗爭議,這正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道理。

然而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批評與撻伐,張善政的危機處理也暴露了自以為是的心態。他坦承有瑕疵,但卻帶著「瑕不掩瑜」的口吻,一副就是「我是高級知識份子,何必和你們這些外行人解釋這麼多」的語氣,這就是典型藍營學者的嘴臉,管中閔、蘇宏達如此,張善政也不例外,因為這就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優越感。

接著他試圖切割論文與研究報告抄襲的差異,然而稍微有邏輯的人,即可區別研究報告和論文的差異。林智堅的論文是屬於個人學術研究,是為取得學位付學費;但是張善政是詐騙政府標案,詐欺涉及《刑法》第339條,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直白說,張涉及的不僅僅是個人道德問題,更是涉及到法律層面,農委會恐怕要向宏碁求償,而宏碁也恐怕要究責張善政。本案涉及《刑法》和《政府採購法》的部分,才是張善政要面對的巨大問題。

最後,當研究案抄襲引爆後,原先時任農委會資訊中心主任的林貞在臉書發文力挺張善政,並且澄清沒有抄襲,不過,經過大量引用以後,林貞突然刪除該篇文章,這個怪異的動作反而引發更多人的關注,甚至牽連出案外案。

許多資深記者與媒體人就追查出張善政與林貞之間的利益關係;言下之意,林貞是當年研究案的承辦官員與評決委員,退休後成立了一個民間組織,張善政擔任政務官期間再挹注資源反饋給林貞,這就是藍媒名嘴口中的正義之士,豈不荒謬!

針對媒體質疑的利益共生關係,張善政是不是應該出來說明澄清一下?某黃姓名嘴宣稱林智堅抄襲,竹科官員都沒人出來說明辯護,難道要有利益關係的護航,才符合你們的道德是非標準?可笑之至!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除了媒體開始追查事實真相外,民進黨桃園議員參選人李柏瑟第一時間也放上「張善政,道歉、退選、還錢來」的看板訴求,立即獲得輿論的關注,相信會有更多的參選人提出同樣的質疑與主張。至於主管機關農委會應主動提高或移送政風調查,讓真相水落石出,也讓相關人等背負法律與行政責任!

國民黨桃園市長參選人張善政年輕時任職於宏碁公司的照片。   圖:擷取自張善政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