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緊張局勢升高下,菲律賓國安顧問卡羅斯說,馬尼拉不能在美中強權間選邊站。美中兩國官員和國會議員則接連拜會菲國總統小馬可仕,盼強化雙邊關係,爭取馬尼拉支持。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8月初訪問台灣,中國隨後在台灣周邊展開實彈軍演,台海緊張情勢升級。美國聯邦參議員馬基(Ed Markey)14日又率領國會訪問團抵台。

裴洛西訪台後,菲律賓媒體紛紛邀請學者分析情勢發展及馬尼拉當局因應之道。

對此,有學者主張菲國應揚棄菲美相關盟約,以免捲入美中衝突;有學者表示美中終將爆發衝突,馬尼拉充實軍備的同時應避免選邊站;也有學者認為,美中相爭下,馬尼拉只能當個被動的旁觀者,最終將不得不與華府同盟。

菲國外交部4日表示,馬尼拉對台灣海峽日益緊張的局勢感到憂慮。「菲律賓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敦促相關各方保持克制」,以外交和對話解決分歧。

菲律賓大學迪里曼分校(UP Diliman)國際關係助理教授葛洛瑞亞(Enrico Gloria)接受新聞網站Rappler訪問時說,1975年菲中建交聯合公報載明:菲律賓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關於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場。

他表示:「這意味著我們不一定完全接納它(中國政府立場)或會與中國並肩作戰。」

至於馬尼拉當局是否應審視它的一個中國政策,葛洛瑞亞認為,從菲律賓的角度看來,建交公報措辭是為了求取平衡;現階段來說,審視或修改一個中國政策並不符合菲國國家利益。

新加坡「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全球特派員林洸耀接受ABS-CBN新聞台訪問表示,對馬尼拉來說,為防範情勢惡化,首先須考慮如何將所有菲律賓勞工撤離台灣。

他認為,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與中國有48年友誼。「多少國家領導人跟中國有近50年友誼?我們處於獨特的地位,可以說服他們在即將爆發衝突前放棄(動武)」。

菲律賓前第一夫人伊美黛(Imelda Marcos)1974年訪問中國,小馬可仕當時陪同母親出訪,並會見當時的中國最高領導人毛澤東。

菲律賓德拉薩大學(De La Salle University)國際研究系教授狄卡斯楚(Renato De Castro)認為,北京希望透過近來舉措迫使華府在台海情勢發展下退縮。但華府一旦退縮,將終結美國身為主要區域安全保障者和離岸戰略制衡者的角色,損害它對抗中國的信譽。

狄卡斯楚告訴中央社,北京盼藉由實彈演練使華府反應過度或放棄對台海危機做出回應,但美國僅在區域部署航空母艦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打擊群和潛艦等軍力,使中國盤算落空。預計北京將「等待另一場危機被製造出來」,再迫使華府陷入進退兩難境地。

狄卡斯楚說,馬尼拉期望盡可能避免這種情況,「因為我們會被夾在中間」,北京則希望確保菲律賓中立。「但我們做不到,我們跟美國有共同防禦條約(MDT)。我們必須考慮在台灣的16萬菲律賓海外勞工(目前約14.56萬人)。我們必須想到,菲律賓最近的鄰居實際上是台灣而非中國」。

馬尼拉與華府於1951年簽署共同防禦條約,承諾任一方本土或在太平洋轄區的島嶼領土、軍隊、公務船舶或飛機遭武力攻擊時,雙方將共同採取行動因應危險。

當前局勢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馬基率領的美國國會訪問團和中國駐菲大使黃溪連等人近日接連拜會小馬可仕,菲方也努力維繫與美中關係。

小馬可仕18日接見黃溪連時說,他期待進一步強化中菲關係,造福兩國人民。他6日會見布林肯時表示,近來台海局勢動盪,「正說明美菲關係的重要性。面對我們看到的局勢變化,我希望我們能持續發展這項關係」。

菲律賓國家安全顧問卡羅斯(Clarita Carlos)6日說,馬尼拉不能在美中兩國間選邊站。「我們的國家利益是從我們跟中國和美國的關係中,獲得我們所能得到的任何好處」。

菲律賓智庫「國際發展與安全合作組織」(IDSC)主任卡貝薩(Chester Cabalza)認為,面對當前局勢,菲律賓須強化軍力,因為「我們的目標是不在(美中)兩者間做選擇」。

不過,卡貝薩告訴中央社,若「最糟情況發生」,北京以武力奪取台灣,中國將成為菲國最近的鄰居,且「菲律賓將自動成為緩衝區」,加上菲中兩國仍存在領土爭議,這就是馬尼拉仍與華府保持盟友關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