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5日電)台灣期貨交易所今天開辦店頭集中結算業務,採取自主開發,整合15個關鍵模組,建構店頭結算系統,期交所持續向美、歐、英、加拿大等國申請合格集中結算機構資格認可,吸引外資參與台灣市場。
台灣期貨交易所下午舉行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集中結算開業典禮,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指出,開辦店頭集中結算業務主要為了穩定金融市場需要,相關平台建置有掌握核心技術、放棄直接外購、選擇自主開發的特色,整合15個關鍵模組,建構店頭結算系統。
吳自心表示,規模龐大的店頭衍生性商品交易,從今天起可分階段逐步就近在國內集中結算,減少金融機構作業成本,並降低市場系統性風險,強化台灣金融體系韌性。
吳自心指出,期交所已取得金管會和澳洲合格集中結算認可,持續向美國、歐盟、英國、加拿大等國申請合格集中結算機構資格認可,吸引外資參與台灣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
期交所指出,今天開業有11家銀行申請擔任結算會員,截至下午2時,已有9家結算會員提交新臺幣利率交換契約(IRS)集中結算,契約名目本金已超過新台幣160億元,為台灣店頭集中結算開啟新局。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下午受邀出席致詞表示,店頭集中結算建置具有更安全、更有效率及更有競爭力三大重要性。他說,2008年金融危機主要原因在於國際金融機構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損失,觸發市場系統性風險後,各國監理機關致力建立店頭衍生性商品集中結算。
黃天牧指出,店頭衍生性商品集中結算能更了解金融機構交易對手間金流,增加市場安全網,降低衍生性金融商品風險,提升金融市場商品發展契機與動能,對於金融機構而言,除降低風險管理成本,更具有資本計提優惠,能有效提升金融機構與台灣資本市場安全、效率與競爭力。
期交所總經理周建隆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透過在地店頭集中結算機制,總成本可節省97.5%左右。
期交所說明,店頭交易是在交易所場外進行的交易,通常是金融機構間議價成交,或由經紀商作為中間人,用電話或網路等方式,向想要買賣的客戶詢問可以接受的價格與交易條件,最後由經紀商撮合買賣雙方成交。
透過店頭集中結算,可以將買賣違約風險轉移到期交所,原本買賣方間的債權債務關係,將變成期交所與買方、期交所與賣方間的關係。交易人不需要再面對各種不同風險的交易對手,只需要面對期交所,可以簡化風險管理作業,降低成本。(編輯:楊凱翔)111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