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今年國內累積本土病例209萬3540人,重症累計達1668死,其中有13人為兒童。面對憾事不斷發生,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今(2日)記者會,痛批這件事情是人禍,不是天災,包括美國。更砲轟中央在國際早有相關經驗和研究報告下,仍讓台灣先宣布與病毒共存,才開始讓兒童接種兒童疫苗,疫情指揮中心的諸公、疫苗接種委員會委員們不覺得丟臉嗎?

國民黨智庫永續發展組召集人陳宜民指出,台灣10歲以下幼兒,每萬人死亡率0.37%,相比日本的0.055%、南韓的0.086%、新加坡的0死亡,台灣兒童確診的死亡率明顯偏高,疫情施打率、醫療量能壓擠都是可能原因,問題更在於,政府決定與病毒共存的時候,有沒有做好準備?

陳宜民指出,美國疾病管制局報告顯示,與COVID-19關聯的兒童多重系統發炎症候群死亡率約為0.83%。而丹麥調查發現,0到17歲未成年施打疫苗前感染COVID-19後併發多重系統發炎症候群為3400分之1,施打疫苗後可降為將近萬分之一,施打疫苗後保護力可增加3倍,因為一旦併發多重系統發炎症候,就有20%兒童會發生神經系統腦部的症狀,包括腦炎。雖然兒童施打疫苗後也可能有副作用,但美國疾病管制局也統計,截至去年12月13日,當時美國已有714萬多名5歲到11歲兒童接種BNT疫苗,其中14人併發心肌炎,機率約51萬分之1。

陳宜民表示,在蔡英文政府4月決定放棄清零政策之前,世界各國年初早已針對Omicron發佈疫情分析報告,南非政府提出《特殊公衛監控報告》指0至4歲與 5至17歲兒童青少年族群因Omicron的住院率提高了48.9%及 25.4%。 且早在3月15日,美國 CDC《 發病率和死亡率週報MMWR》也指0至4歲的幼兒急診率與住院率再度升高,需特別注意。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 14 個州 99 個縣的幼兒數據後發現,在 omicron 期間,美國 0至4歲的嬰兒和兒童的住院率約為 Delta 變異優勢期間先前峰值的5倍。並以小於6 個月以下的嬰兒住院率最高,此外,所有兒童的 ICU 入住率高出 3.5 倍,因為在此期間感染人數較多。在 delta 期間,兒童平均在醫院住院兩天,在 omicron 期間平均住院 1.5 天。但是,政府並未吸取國外經驗,提早部署,如提早施打兒童疫苗,醫療量能提早準備,就能降低此波疫情的傷亡。

陳宜民不滿稱,這些早在去年的資料,在網站上就能查到。結果台灣還在今年決定與病毒共存後才開始在替兒童接種,「我就不知道疫情指揮中心的諸公們,還有疫苗接種委員會的委員們,你們這些委員,從李秉穎開始不覺得丟臉嗎?這些委員還有很多是小兒科醫師,林奏延、黃玉成、邱政洵不都是小兒科醫師嗎?結果大人疫苗會弄,小孩子的疫苗你不會弄嗎?這很糟糕。」

陳宜民因此痛批,為什麼我們的兒童疫苗接種政策會這麼晚,還是在宣布與病毒共存後才開始在接種,這種政策銜接顯然出了很大的問題,為什麼不是今年1月到3月讓兒童先有疫苗可以施打後,再去宣布與病毒共存?這不就是置小朋友於風險當中嗎?所以這件事情是人禍,不是天災。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也指出,腦炎疫情是衝擊兒童死亡率的最大問題,目前兒童有12個死亡,其中7個有腦炎,這是其它國家沒有的。兒童腦炎也是迫使指揮中心加緊採購疫苗的最大誘因,現在只有疫苗才能有效防止Omicron感染,進而防止兒童腦炎的發生,所以打疫苗要快,這是我們唯一的辦法。

王任賢也提醒,為何只有香港和台灣兒童腦炎特別嚴重,所以台灣的特殊疫情要特殊考量,政府不能把病因導向為基因不一樣。台灣流行的腦癌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流感的免疫性腦炎,所以癒後的情況良好,另一類腸病毒腦炎,是病毒性腦炎,那是癒後很差的,所以這是新冠有沒有可能是腸病毒共伴?為什麼不去查有沒有共伴感染?不能一句可能是基因的關係就把問題搪塞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