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3)日東部海域發生規模6.0地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指出,近2年隱沒帶地震比過去活躍。對此,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則提醒,現在為隱沒帶地震的活躍期,而大型板塊隱沒型地震的週期約莫百年一次,台灣上次發生是1920年已超過百年,未來要留意規模8.0以上的海溝型地震。
李錫堤在臉書表示,昨日傍晚的地震屬於隱沒板塊界面型地震,又稱為海溝型地震,這類型的地震因富含低頻震波容易「慢慢搖」,並且與大樓產生共振、共鳴,因此昨日台北盆地相對於周邊地區會搖晃得比較激烈。
李錫堤指出,數百年來海溝巨型地震週期都是陸地先出現「中大型規模地震」,隨後才進入「大型隱沒帶地震」,後續數十年間陸地上還會有一系列的中大規模地震發生,接著進入平靜期,再到活躍期,在上世紀跟上上世紀都同樣是這週期。
而和平海盆及南澳海盆一帶已很久沒有出現海溝型地震,但最近卻開始活躍起來,李錫堤也提醒,海溝型地震有百年週期,台灣上次規模8.0以上的海溝型地震發生在1920年,至今已101年因此週期很近,且根據海岸GPS觀測,東部海岸近幾年都在下沉,也代表了海溝型地震前所發生的地形現象,建議民眾可以提早做好防震準備。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表示,和平海盆及南澳海盆許久未發生海溝型地震,後續須注意更大的地震。 圖:擷取自李錫堤臉書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說明地震週期。 圖:擷取自李錫堤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