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南投20日電)台灣目前有軍警、海關及海巡犬,多為負責緝毒及偵爆任務,憲兵退役領犬員劉信宏等人建議,目前犬隻大多民間捐贈,缺少偵測犬優良基因,應整合國家資源成立全國偵測犬聯訓中心,共用訓練及培育模式,避免資源浪費。

劉信宏今年7月自憲兵警衛大隊軍犬分隊領犬員退伍,25年軍旅生涯有12年與軍犬為伍,領有美式領犬員、美式助理訓練師、澳式領犬員、澳式訓練師4張證照。

談到偵測犬的訓練養成,劉信宏說,犬隻在3個月至1歲幼犬階段,會安排到寄養家庭進行社會化訓練,訓練犬隻從小習慣人多吵雜、不同氣味等複雜環境;1歲之後,再將犬隻帶回進行3個月至半年的基礎及專長培訓,訓練結束後即可成為合格偵測犬。

不過,劉信宏表示,從事訓犬工作十幾年,發現不論軍警犬或海巡犬,來源大多是民間捐贈、不到2歲的流浪狗或繁殖犬,幾乎沒有偵測犬基因,訓練失敗率高。

他舉例,曾經發生過,有偵測犬因為在3個月至1歲幼犬階段,未經歷社會化寄養,不習慣吵雜,出勤當天看到大巴士及人群就逃跑,「這隻狗基本上就不能再擔任偵測犬了」。

劉信宏建議整合國家資源,成立全國偵測犬聯合訓練中心,並以海關培育工作犬的模式為基底。他說,台灣海關與澳洲長期合作,除了採用整套澳洲訓練模式外,也著重偵測犬的血緣,家族必須都是頂尖偵測犬,才可以不結紮,繁衍下一代。

也有不願具名的現役領犬員認同劉信宏看法,建議應成立全國偵測犬聯訓中心,才能讓訓犬能量大幅提升,並集中資源,訓練優良的犬隻。

另一名現役領犬員則提到,目前訓犬環境最需要「明確的法律定位」,以警犬為例,執勤時不能咬捕,否則可能會有賠償問題。以國外為例,奧地利、維也納的初階警犬都必須具備「攻擊能力」,其次才是培養緝毒、尋找爆裂物等的進階能力。(編輯:謝佳珍)1100920